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凌空一炮,楚狂是誰
作為第一部以古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長篇小說,《水滸傳》對天朝小說發(fā)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以流傳最廣的一百二十回為例:
故事前七十回以流暢筆法逐一引出各個英雄,起承轉合仿佛渾然一體,每個英雄人物的出場并不以刻意的時間或者地點介紹做引,在敘述故事對同時,作者還能不留痕跡地無縫對接。
直到小說第七十回:
忠義堂石碣受天文,梁山泊英雄排座次。
前文的所有線索匯聚成一條線, 百川歸海,宏大的故事線由此向前推進。
而此刻的藍星。
當前赴后繼仿佛無窮盡也的讀者們相繼買到《水滸傳》并打開閱讀,很多人腦海中泛起的第一個念頭是:
這本書和《西游記》很像!
當然不是劇情亦或者題材上的相似。
主要是因為《水滸傳》和西游一樣都是古體文敘事。
不過《西游記》當初是分了兩個版本,讀者也可以看現(xiàn)代版。
不像《水滸傳》只有古體文敘事的版本,只是一些生澀拗口冷門的用句被系統(tǒng)給替換成了大家都能看懂的方式。
再多讀一些,讀者這種感覺更加深刻:
這本書和西游,在內(nèi)容和結構上的確有諸多一脈相承的地方!
比如開頭提到的三十六天罡, 七十二地煞。
同樣的概念楚狂在《西游記》中就準確提到過:
豬八戒的變化是三十六天罡, 孫悟空七十二變就屬于地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