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內外諸軍
******
節度使衙內,諸葛爽親自把著邵樹德的手臂,將他拉到自己身邊坐下,面朝廳內諸將道:“此乃綏州刺史邵樹德。去年代北繁峙縣之戰中,率部陣斬李克用大將程懷信。帳下鐵林都數千虎賁,皆能征慣戰之精銳。有樹德在,夏綏四州無憂矣?!?br/>
“恭喜大帥得一虎將。”眾人七嘴八舌地說道。
邵樹德趁勢掃了一眼廳內,卻見來了十余將領,還有同樣數量的文職僚佐,應該是夏綏鎮的核心圈子了。諸葛爽為他一一介紹,哪些是跟著他從汝州、洛陽來的老人,哪些是夏綏衙(牙)軍將領,哪些是幕府官員。
邵樹德盡力記在腦中,大致有了數。銀州的裴商沒來,宥州的拓跋思恭也沒來,衙軍中他最想結識的經略軍使因為路遠也沒過來——經略軍在夏綏鎮中是一支十分特殊的部隊,五千余人的編制,大約有超過三千騎兵,是西北地區絕對不容忽視的大建制野戰騎兵集團,駐扎于宥州北境的榆多勒城,離豐州不遠。
這兩人沒來,邵樹德有些失望,不過還是打起精神,結識了不少跟隨諸葛爽從河南來的心腹。大伙都是外人,你從東都來,我從豐州來,要想在這夏綏四州之地站穩腳跟,守望互助本就是應有之意。
諸葛爽,可是帶來了足足三千洛陽留守軍士呢!在邵樹德的拉攏優先級中,這伙人是最高的,其次才是衙軍諸將。
“今日諸將云集,某也很是高興。昔年微時,何曾想過有今日?”諸葛爽高舉酒杯,笑道:“年歲大了,多的事情也不想了,只愿余生富貴。諸將滿飲此杯!”
眾人紛紛舉杯痛飲。
“本帥至鎮日短,有些事未及做,此乃本帥之誤也?!本七^三巡之后,諸葛爽放下金樽,掃視了一眼諸將,道:“國朝方鎮,衙軍、外軍、支州鎮兵、縣鎮兵各有體例。為使諸將思奮,本帥有意做一番調整?!?br/>
聽諸葛爽以“本帥”自稱,邵樹德頓時精神一振,這是要對夏綏鎮現有的軍事體制動手了?以更好地安插自己人?
“夏綏四州,除黨項蕃部之外,現有雄兵兩萬余?!敝T葛爽道:“本帥決意,在衙軍中置親軍三千人,仲方,你掌此軍,兼都押衙,勿要讓某失望。”
“末將謝大帥栽培?!敝T葛仲方起身應道,神色興奮。
邵樹德已經有所了解,這諸葛仲方是諸葛爽之子,因此時所談乃軍中事務,故以“末將”自稱,所領三千人多半也是他們爺倆從洛陽帶過來的軍士。
“另置左右兩廂,軍額各三千。侯晦,你任左右廂都知兵馬使,兼馬步都虞候;周融,你任左廂兵馬使兼左廂都虞候,令狐敬,你任右廂兵馬使兼右廂都虞候;李守澄,你任都教練使,署押衙。”
侯晦、周融、令狐敬、李守澄四人相繼起身領命。侯晦、李守澄是河南口音,應該是諸葛爽的老部下,周融、令狐敬二人多半是原夏綏鎮的牙將。諸葛爽如此調整,沒有動最敏感的兵權,說實話還是比較保守的,可能也有怕生亂的因素在內。
九千人的衙軍,雖不如河東數萬規模,但也相當厲害了,鎮守夏州并威懾四方不成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