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黃昏
中和二年八月十二,鄜坊李孝昌大軍東來,至高陵縣與鐵林軍匯合。
這年頭,軍將們對擴充部伍幾乎是饑不擇食,什么人都要,什么人都敢收,也不管養(yǎng)不養(yǎng)得活。李孝昌大概是因為沒地盤了,所以才這么克制吧。
“莫提此事,莫提此事!”李孝昌滿臉尷尬,道:“如今誰不聞神皋驛之戰(zhàn),鐵林軍大破賊將孟楷,俘殺萬余眾。消息一傳至涇陽,賊軍便降了,鄜坊軍竟未發(fā)一矢。這大勝,有名無實,邵帥莫要取消某矣。”
都被追得投河了啊!
“勝就是勝。之前涇陽東郊之戰(zhàn),可不就是勝了么?斬賊首數(shù)百級。”
“李都統(tǒng)何必妄自菲薄。”邵樹德笑道:“西門都監(jiān)已知此事,定有賞。”
二人一個勸慰,一個心事重重,就在此時,有數(shù)十騎自從東面而來,遠遠便下馬,然后步行至邵樹德跟前,道:“降將李詳見過邵大帥。”
李詳亦仔細看了一眼邵樹德,第一眼就覺得十分年輕,隨后便暗嘆一聲:陰差陽錯,自己跟著黃巢打生打死,到現(xiàn)在才混了個刺史之位,還不一定坐得穩(wěn)當,而人家卻已是四州之主,完全沒法比。
“那便承將軍吉言了。若是巢賊一見某之將旗便退,倒令將士們少了許多傷亡。”
“這位便是王將軍了吧?好生雄壯!聽聞此次攻渭橋倉之戰(zhàn),身先士卒,斬賊將三人,真乃勇將!”邵樹德看著李詳身后一員戰(zhàn)將,問道。
邵樹德一把扶住,道:“汝乃勇士,不必跪我。”
邵樹德把目光轉(zhuǎn)向李詳。
“邵某最喜勇士,今得王將軍,當置酒以賀。”說罷,立刻傳令魏博秋,讓他去辦理。
“邵大帥可知王重榮已率軍西進?”甫一坐下,李詳便說道:“他與朱溫二人將兵三萬人,已至潘縣,不日將抵達長安左近。”
邵樹德當然知道,關(guān)東、蜀中兵馬正大舉進入關(guān)中,三個月內(nèi)來了好幾萬。看眼前這個趨勢,接下來數(shù)月多半還有幾萬人馬要過來,朝廷這是想要畢其功于一役了。圣人收復長安的耐心,估計也所剩無幾了。
邵樹德聞言點頭。對外打不破包圍圈,內(nèi)部又缺糧,那么這長安便待不住。按照巢軍流寇習性,定然有人建議走往他處發(fā)展。黃巢即便不想離開長安的宮室,也無法違逆眾人的意志,全軍退走是必然的,除非能大破官軍,重新奪回周圍各縣產(chǎn)糧基地。
“大帥所言甚是。”李詳答道:“吾等是要作死戰(zhàn)準備。就是不知打完這仗,又能享得幾天太平日子。”
李詳聞言心里搖頭,這話也就能騙騙王遇這等人,自己走南闖北多了,這世道豈是一人可以改變?不過他嘴上仍然說道:“大帥之志,李某佩服。方今天下,多蠅營狗茍之輩,似大帥這等人物少之又少,當滿飲此杯。”
******
李詳走后,諸葛爽帶兵南下巡視了一回。
擊敗孟楷后,鐵林軍又迎來了一段空閑期。南下主動進攻十余萬巢軍似乎不太保險,而巢軍也不再渡河北上,局勢就這么僵了下來。
對了,這些關(guān)中人士都是聽聞邵樹德斬殺巢軍將官,吊民伐罪后前來投軍的。如今邵大帥在這一片的名聲非常好,至少比那些爛泥扶不上墻的藩鎮(zhèn)形象要好多了。
就這吊樣,能坐穩(wěn)天下?再過些時日,怕是連幾縣天子也坐不穩(wěn)了。
十一月初十,李克用率一萬七千余人抵達同州。
王侍中粗粗算了一下,朝廷官軍已有十七八萬人,決戰(zhàn)的時機似乎已經(jīng)成熟。
十二月,朝廷準王鐸所奏。
作為數(shù)敗賊軍的“明星級”大將,邵樹德得封夏綏銀宥節(jié)度觀察處置等使、押藩落使、安撫平夏黨項使、銀川監(jiān)牧使,兼夏州刺史,算是徹底扶正了,如今可正兒八經(jīng)稱一聲“邵大帥”。
十二月二十,又有易定軍、忠武軍各四千抵達關(guān)中。李克用后續(xù)三萬人馬亦分抵河中、同州。
邵樹德接到命令時已是二十八日,鐵林軍早就做好了全軍出動的準備。仔細想想,似乎也沒什么該做的了。兩個月前劉子敬就已帶五百輔兵押運糧食、財貨、五千巢眾及千余關(guān)中民戶前往綏州,李仁軍在戰(zhàn)前趕回,如今全軍有八千五百人,糧草、器械充足,軍士精神狀態(tài)也不錯,可戰(zhàn)矣!
軍士們意氣昂揚,差不多是最后一仗了,打完就可以帶著財貨回家,多開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