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
“大帥,關中已無出路,不如南下蜀中。聽聞蜀中富庶無比,財貨、美人應有盡有,任憑我等取之。此時南下,有朝廷名義,地方上無需大動干戈。陳敬瑄、高仁厚及楊氏諸假子,討之何難?一鼓而蕩矣。”王行瑜第一個贊成,看樣子也是在鳳翔憋屈得很了。
“大人。”朱壽站了起來,拱了拱手,道:“若真能全據蜀中及峽內諸州,其時便可順流而下,取荊南,再圖山南東道。如此,便有古益州、荊州之格局,進可攻退可守。”
朱玫不意屬下們都同意南下蜀中,頓時有些躊躇。
恰好朝廷也想收回被田令孜、楊復恭余孽控制的各鎮,南下可以求得朝廷大義,減少許多阻力,可以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。
事實上他對自己心底的抗拒很疑惑,這種不愿的情緒到底來自何處呢?
“末將其實不欲南下蜀中。靈武郡王野心甚大,稱霸關中之后,定然會窺伺蜀中,屆時我等如何處之?”楊晟說道。
楊晟皺了皺眉。這王行瑜好生托大,視川中諸鎮如無物,似乎只要鳳翔軍南下,便可橫掃一般。陳敬瑄還沒什么,東川高仁厚可是有些本事的。楊氏諸假子的實力也未知,但應不差。他們能被楊復恭、楊復光看上,當然是有原因的,要么頗有方略,要么勇冠三軍,憑什么認為人家不能打?
“大帥,末將十五歲便跟著你了,有些話也就直說了。”張行實道:“大帥今年四十有余,邵樹德方才三十,風華正茂。他活著一天,咱們便一天沒法擴張,想必大帥也心知肚明。既如此,不妨南下蜀中,咱們這些老將再奮起余勇,打下一片基業,或可有轉機。”
朱玫也沒想到竟然這么多人支持南下,這有點出乎他的預料。不過剛才張行實有句話打動了他,四十五歲了,還在鳳翔枯等嗎?等什么?等定難軍內訌?等邵樹德暴斃?
邵樹德素得軍心,鎮內幾乎沒人敢造反。他確實抓住了問題的本質,沒有一味通過拉攏大將這等手段來鞏固權勢,而是兩種手段并舉,給予衙將富貴的同時,還另辟蹊徑,做了不少大家難以理解的事,擴大了在士兵中的威望。
那么還等什么?等邵樹德被人刺殺?等他被諸鎮圍攻?等他多行不義自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