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(給盟主李延齡加更)
出戰的是鐵林軍,靈夏第一軍,有大帥親軍稱號。
這些年,鐵林軍雖然經常出征,但打的仗反倒不如武威軍、新泉軍之類的多。邵樹德及時注意到了這種苗頭,現在刻意安排其多多參與廝殺。不打仗,不見血,如何當得起親軍的稱號?
鐵林軍八千余人排出了一個方陣,步、騎整肅,于山間清風之中列定。
在他們身后,還有天柱軍、義從軍右廂八千眾。山南將牛禮、王虔裕二人各領千余兵至大陣左右兩側,充當散隊。
保塞軍三千眾守御大營,不直接參與此次會戰。
山間河谷地帶施展不開,只能如此排陣了。
諸葛仲保排出的是一個雁形陣,打頭的應是其精銳兵馬——等等,邵樹德覺得缺個望遠鏡,于是手搭涼棚,仔細一看,這是蠻獠兵?
足有數百之眾,衣甲不全,隊列不整,器械五花八門,長短皆有。這樣的兵,可以當散隊襲擾,但適合當第一波陷陣先鋒嗎?
“大帥,此蠻兵也。其輩受財貨利誘而來,不習戰斗,人情易搖,其勢可克。”趙光逢這兩年也惡補了一些兵書,比之陳誠固然有所不如,但這番話卻也說到點子上了。
邵樹德看了一會,便道:“令徐浩領數百騎上來,屯于中軍、右翼之間,但見旗號,暴出擊之。”
“遵命。”
說話間,對面的蠻獠人人飲了一碗酒,然后將碗摔擲于地,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。
在這五六百蠻獠后方,千余兵也排著大陣緩緩向前。每走二十步就要停一下,不然就散亂得不行,讓邵樹德看得連連搖頭,道:“山南兵不習征戰久矣,今可大勝。”
楊亮將背上的長柄陌刀取了下來。
他本來不會使這玩意的,后來跟幾個河陽老卒學習,漸漸愛上了這種以命搏命的兵器。
會昌年間討劉稹時,神策將、忠武軍節度使王宰率軍五千入援河陽。因為軍中器械不足,詔賜甲一千副、弓三千張、陌刀兩千口。戰后建孟州,王宰的這批兵馬留鎮,故河陽軍士多有擅使陌刀者,楊亮便是從他們處習得。
長槊、陌刀、步弓、砍刀,楊十將樣樣精通,今日便要拿蠻獠們試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