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掙扎
李之信少校率領的第十一混成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上出擊,尋找敵人進行打擊的。至于他的頂頭上司、第八混成營營長、南非駐屯軍司令、陸軍中校郭漢東,則正帶著第八混成營和南非騎兵營主力,在期思鄉一帶登陸后,向北“剿匪”呢。這既是為了配合地方行署多多抓人的要求,同時也是為了落實所謂的“南非鑿穿作戰”計劃。
郭漢東在那邊已經連續戰斗差不多兩個多月的時間了。在那片土地上,或許是因為降水豐富、氣候濕潤的緣故,科薩人、祖魯人等黑人部落還是比較多的,人口密度可以說是遠超南非西半部分,這令登陸的郭部近兩千官兵一開始真有調入了寶庫的興奮感覺。
只不過在連續戰斗兩個月之后,他們已經深入內陸地區很遠了,補給開始漸漸送不上,人員也頗為疲累,因病減員的人數急劇增加,全軍士氣有所低落。再加上一路北上大小數十戰,他們人是抓了不少,可財物著實有限,說起來也就一些毛皮、象牙之類的能值點錢罷了,另外還有一些純度不高的狗頭金,但數量較少,分一分的話每個人根本拿不到幾個錢,因此大伙兒現在都有了撤兵的念頭。
郭漢東中校一開始還有些猶豫,還想再堅持個一段時間,因此暫時沒有下達撤兵的命令。只是后來當義成地區開始砸鍋賣鐵修建鐵路,義陽灣一帶的毛君、湯墨羽部一千多官兵頓時斷了奶,無力沿著內陸地帶繼續南下與郭漢東部會師的消息傳來時,郭大司令立刻明了了如今的局勢,于是果斷下令帶著繳獲的戰利品和奴隸分批撤退到期思鄉,然后登船返回開普敦,當然這會他的心情肯定是比較陰郁的,只不過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了。
李之信少校估摸著,這個月月底郭司令的部隊就將分批抵達開普敦,屆時鐵路建設工地上的用工缺口必將大大得到緩解,他們第十一混成營應該也可以慢慢擺脫在草原、沙漠上吹風吃沙子的命運,可以回到地方上休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