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交易
長安城中,興道、開化、務本、崇義四坊可謂是優質黃金地段,大體位于皇城安上門外大街兩側。四坊北臨皇城,西臨朱雀門大街,東臨啟夏門大街,南邊是安仁坊和長生坊。
這四個坊,住進來的基本都是官員。不少房屋的所有權是朝廷,不定期賞賜給重臣,或者分配給宰相居住(罷相后收回)。
當然也有私人購買的,一般都是祖上當過重臣大將。但如果后代沒落了,一般而言也保不住,新貴看上后,會要求買下,你很難拒絕。
興道坊南北長五百米左右,東西略寬,五六百米的樣子。
邵樹德住進的是一座幾乎占了興道坊一般面積的豪宅大院。
在本朝,此宅第一個主人是隋煬帝皇后蕭氏,貞觀四年賜宅。
蕭后死后,賜宅空置了一段時間,后被賜予太平公主。開元元年,太平公主被賜死,賜宅賜予宋國公李令問。李令問被貶官后,賜宅又被收回,有時空置,有時臨時分配給某位宰相居住,此時恰好空著。
邵樹德在大群親兵的簇擁下住進了宅子,此時已經有一位客人在等著了。
不是河東郡夫人裴氏。親將陸銘將在安置在霸上某處莊子內,邵樹德也不知道在哪,懶得問,現在有更緊要的事情。
“師長終于來了。”邵樹德躬身行禮,笑道。
理論上來說,邵大帥也是宰相,但畢竟只是掛名的,杜讓能是實相,該有的禮數不能缺。
“靈武郡王手握重兵,沒派甲士來請,已是客氣。老夫若不至,豈非不識趣得很?”杜讓能不冷不熱地說道。
邵樹德哈哈一笑,坐了下來,道:“某也不打啞謎。敢問杜相,朱全忠欲奪鹽鐵之利,三司就不著急么?”
國朝實行群相制,一般同時有2-4位宰相。之前張、孔、杜三人同時在任,張濬先貶連州刺史,再貶繡州錄事參軍,只剩下了兩位,于是又拔徐彥若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
現在孔緯遭貶,徐彥若出鎮廣州,崔昭緯新拜相,估計后面還會再提一位。三位宰相,沒人跑得掉,全部要判三司,搞錢!
朱全忠相要求兼任的鹽鐵轉運使,設于安史之亂期間,首任鹽鐵使為第五琦,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央財政困難,即把杭州等十四個產鹽區的鹽利,以錢糧的形式輸往長安。為此,在淮北等轉運沿線設置了十三個巡院
在大歷年間的時候,光鹽利一項,就有六百余萬緡,是中央財政的重要支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