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
從某種程度上而言,邵大帥上供的牲畜,是朝廷發放俸祿、軍餉的重要來源。
國朝就是這樣,錢帛只是俸祿的一部分,豆豉、蔥韭、生姜、蒜之類都算俸祿。貨幣供應不足,就是這個鳥樣,這個問題估計要到明后期、清代那會才能部分解決,但多半沒法完全解決。
以上是俸祿及公家消費,還有數量更為龐大的私人消費。
巢亂已經過去快八年了,長安人口漸漸恢復,宮廷人口、官員家屬、軍士家人、寺觀僧尼、外鎮僑寓、流動商人、普通市民等等,大幾十萬還是有的。他們的生活水準參差不一,但高標準生活的人群數量很龐大,這個消費量也不可小視。
這就是首都。
任何一個商人攀上這里面的生意,都能發大財。
拓跋思敬原本是做不了這個生意的,那是長安商人的地盤。但這些年朔方軍日漸強勢,邵大帥的政治影響力橫掃京西北諸鎮及京畿地區,連帶著朔方商人也日漸起勢,就如同武夫們一樣,開始“入侵”其他地方。
拓跋思敬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,抓住機會,把生意做進了長安。
他有一個叫崔釋的合作者,長安本地商人,實力雄厚,今日受邀參加了邵大帥在府邸內舉辦的宴會。
大帥是何心思,拓跋思敬也能猜測一二,鼓勵關中與靈夏之間商業來往,以實府庫。
他的野心,太大了。
當年兄長還在時,最大的夢想不過是能當上夏綏節度使罷了,與邵樹德一比,差距不可以道里計。
對了,拓跋思恭已經死了,葬于草原。拓跋氏出逃的那些人,如今只剩思諫、仁福叔侄二人,在河西沙磧艱難求存,聽聞與甘州回鶻可汗李仁美關系密切,守望互助。
拓跋思敬今歲斗膽進言,派人去沙磧聯絡拓跋思諫、仁福二人,招其來降,使永不為邊患。
邵樹德許之。
如今靈夏這個局面,拓跋氏即便回來了,也沒有任何東山再起的可能。
邵樹德并不嗜殺,靈州降將韓遜還在豐安軍錢守素手下當副使呢。他對部隊的掌控力很自信,軍官想反,拉不走士兵,這就很尷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