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章 圣人的日常
朝廷的財政問題,當真是越來越緊迫了。上供的藩鎮一年比一年少,即便繼續上供的,財貨數量也大為減少。宰相鄭延昌終日忙得腳不沾地,精打細算,財政方面還是入不敷出。
第一大開支便是神策軍。
目前已膨脹到四萬余人的神策軍賞賜仍然極為優厚,遠超天下各藩鎮兵馬。
時瓚帶三千徐鎮將校子弟編入玉山都之后,都為豐厚的賞賜驚嘆。再加上京師繁華,一個個都樂不思蜀了,這生活水平竟然比在徐州時強了一大截,說出去誰敢信?
當然如果僅僅是四萬多人,還不至于讓朝廷這么吃力。
圣人的意思很明白,多準備些錢帛,他要擴軍至十萬,這壓力可就太大了。
除去神策軍之外,第二大開支自然就是官員薪俸了。
國朝風氣,談錢很正常,沒啥不好意思的。
士人涉商詩不要太多。甚至就連詩書傳家的士人都會通過詩賦詳細描寫一件小商品的生意,一點不覺得有辱斯文,以至于形成了一個很大的詩壇流派。
北朝遺風,好勇斗狠外加談錢不傷感情,很現實,很自然。
對朝廷的忠心,也需要錢來滋潤,沒錢誰來當官?
“朱玫聲言欲送,然至今未見。”韋昭度有些尷尬。
他現在頭上還戴著西川節度使的帽子沒摘掉呢,結果卻回長安了。
帶去西川的神策軍將士一開始還是聽話的,但時間久了,他一介文人掌軍的難處就愈發暴露了出來。
說到底還是本事不行!
國朝雖然有文武官散階,但北朝遺風濃烈,幾乎談不上文武分野,出將入相是很正常的,看刺史這個官職就知道了,既管民政,同時也是軍事將領。
韋昭度會騎馬射箭嗎?會,但遠遠達不到武夫的標準,只能算是業余愛好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