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死
“無非就是筆墨功夫。侄兒的字,叔父還不知道嗎?”杜光乂笑道。
“還是這副德行。”杜弘徽笑罵道:“若兄長知道了,怕是要親自趕來教訓你。”
杜光乂臉一抽,看來以前被教訓得很慘。
“后面去了河中,少言慎行,不要無意中得罪了人還不自知。”杜弘徽語重心長地說道:“河中戶口眾多,財貨山積,于靈武郡王之大業甚有裨益。此戰,非常關鍵,每個人都卯著一股勁。不指望你立什么奇功,把手頭事做好,忙而不亂,混一份太平功勞即可。杜家,你父已是河西節度使,早就非常惹人眼紅了,不需要太耀眼的功績。”
“侄受教。”杜光乂躬身行禮道。
他不傻,知道杜家如今的情況。跳出了朝廷這艘快沉的船,到了另一艘揚帆起航的大船上。父親一上來就得了河西節度使,還是靈武郡王親自讓出來的,不惹人矚目?
弟弟杜曉在靈寶當縣令,自己在幕府做文吏,叔父剛剛兼了靈武郡王傅這個官職,更是不得了——沒有任何實權,但給靈武郡王的子女授業解惑,回報根本不在此時,而在將來。
二人一邊走一邊低聲聊著,偶爾遇到同僚,便停下來行禮寒暄。
飯廳內已有不少人。
二人相對而坐,很快便有仆婢端來飯菜:蒸餅、魚、羊肉、時蔬。
“有魚,莫不是黃河捕上來的?”杜光乂老毛病發作,又想調笑兩句,見叔父板著臉,立刻不說話了,安心吃飯。
“叔父,王重盈能熬過這個月嗎?”
“食不語。”杜弘徽淡淡地說了句。
熬過這個月?或許可能,但也沒幾天好活了。
河中諸將,應該沒人敢自立。王家在河中的根基,不可小視。別看如今子孫不成器,可一整個家族的潛在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。
巢亂之前,戶部尚書李都出任河中節度使,王重榮直接作亂,并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。
巢亂平定之后,王重榮任河中節度使,王重盈任陜虢節度使,王重簡任華州刺史兼潼關防御使,一門三節度,太原王氏幾乎掌握了關中的門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