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
“老夫今年六十有二, 早年也當過武夫,見得多了。打天下這事, 如何收得了手。”
“這——大唐不是還在么,打什么天下?”
“哈哈。”老人拍著大腿笑了起來,道:“長安圣人軍賦都籌措不齊, 這天下早沒他們李家的份了。絳州市井百姓都說,靈武郡王便是那董卓, 說不定哪天就進京夜宿龍床,睡了那太后、公主了。”
宋樂一時噎在了那里。
河中百姓, 對邵大帥很有意見啊,難不成真是搜刮太狠了?
不, 可能還有別的因素。比如大量朔方軍士家人搬來晉絳,天然就要侵占當地人的利益,這個矛盾是很難調和的。
當然也不能忽視戰爭的因素。征發夫子,搜刮錢糧,甚至直接讓河中本地武夫上陣廝殺,哪一樣都會降低自己的風評。
“與客人說了這么多,也就是發發牢騷。”老人又道:“其實比當年巢亂那會還是要好一些的。那會黃巢進長安當了圣人, 王氏兄弟一個出兵,一個當供軍使,河中、陜虢、河東三鎮百姓那時候才是真的苦,我家二郎就是那時候戰歿的。”
宋樂聽了也只能稍稍安慰一番。
黃巢、秦宗權之亂, 比起古來王朝末年,應該還是要好一些了,主要局限在河南部分州縣、江南一些地方以及半個京兆府。河東道、河北道、河南道東部、兩浙、三川之類人口稠密的地方幾乎都沒有波及。
黃巢倒是想往外發展,但他沒這個能力。在河南起事,被逼得南下,到了關中,西征又慘敗,基本上只能在朝廷控制力度較強的地方活動,比如河南較聽話的藩鎮東畿、忠武以及南方諸鎮——說起來,朝廷還是太爛了,藩鎮也只自掃門前雪,故意縱黃巢入關中。
“看著吧。稷山縣不少夫子被征走了,我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,也不知道有幾個人能回來。但田里的活,靠著一幫老弱婦孺照料,顯然是不成的。今歲,糧價多半要大漲,若明年再打,百姓的日子可就沒法過了。”老人哀嘆了一聲,起身背著木柴晾曬去了。
宋樂靜靜地坐在那里。
大帥在河清征戰,雖說靈夏船運糧草,但說穿了大頭還是河中一府四州的百姓供給的。河中、陜虢二鎮,一百多萬百姓,供養九萬大軍。這是征戰狀態,消耗遠大于在營不出戰的時候,還有那么多馬,民間對大帥的觀感急劇下降,實屬尋常。
把我調過來,或許就是為了解決此事吧。
離開稷山驛后,宋樂放慢腳步,一路默默觀察,最終于四月底抵達了龍池宮。
邵樹德親自在清涼殿設宴招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