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
靜海軍節度使,兼安南觀察處置等使、安南都護,領交、陸、峰、愛、驩、長、芝、演、福祿、武安、武峨十一州,治交州。
鎮名安南,咸通七年, 高駢收復之后, 詔令置軍,賜軍號“靜?!?。
靜海十一州,一開始是比較安定的。即便經歷了安史之亂,中原藩鎮割據的割據, 作亂的作亂,造反的造反,安南一直比較太平。
第一次作亂是在德宗貞元六年(790),因為經略使死了,其僚佐李元度、胡懷義作亂,嶺南節度使李復至,將懷義杖斃,元度流放瓊州——即便這會,交州仍然是戶口相對繁盛的好地方,瓊州、崖州是令人生畏的流放之地。
第二次是貞元十七年(801),安南蠻獠杜英翰叛,趙昌出任安南都護,蠻獠皆平。十年后,趙昌回京任國子祭酒,交州州將驅逐信任經略使裴泰,復以趙昌出任經略使,詔書至,“人相賀”,“叛兵即定”。
憲宗元和十四年(819),安南軍亂,殺都護李象古,詔以唐州刺史桂仲武出任安南都護、經略使,誅殺亂軍首領楊清,平定軍亂。
文宗太和二年(826),安南軍亂,逐都護韓約。
武宗會昌三年(843),經略使武渾役將士修城,將士怒而作亂,燒城樓、劫府庫,監軍段士則撫定。
后面就是南詔將其攻陷,高駢收復了。
邵樹德細細思來,這完全就是一個“正?!钡拇筇品偮?!
有開發成熟的大州郡,有蠻獠居多的偏遠州縣,有我唐特色的驕兵悍將……
這年頭,沒有軍亂過的藩鎮,還他娘的是我大唐藩鎮么?合理嗎?
安南鎮,作亂次數如此之少,簡直可以說乖順了。這可能和其軍事力量偏弱有關,有的節度使就帶部曲千人上任,就穩穩控制住交州,以此為基,控制周邊郡縣。
“莫再思有三千兵,讓他全部帶去赴任,身邊沒有可靠之人是不行的?!鄙蹣涞路愿赖?。
以一介都頭驟升藩帥,對莫再思來說是質的飛躍了,他應欣喜若狂。
歷史上安友權這個粟特人就高高興興地去上任了,一直做了八年節度使。直到皇帝被朱全忠劫到洛陽,獨孤損出任靜海軍節度使,詔書至交州,但獨孤損為朱全忠所殺,安南沒了節度使,土豪曲承裕壯著膽子自封留后。
這其實是個好地方。
交州八縣,十萬口人,開發得很不錯。這可是大唐正州,不是羈縻州,也不是蠻州,還是挺富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