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處境
但這需要時間。
東面的威脅就更不用說了。
朱全忠帶著廳子都、捉生軍來曹州巡視,主要原因是朱瑄、朱瑾活躍了起來。
朱瑄自不量力,率軍出濮州,被擊退,但其實斬獲并不大,前后俘斬兩千余人罷了,包括三百蕃騎。意外之喜是兗兵大敗于濟水之畔,朱瑾匆忙前來救援濮州,遭到伏擊,汴軍斬首四千級,俘三千余人。
都什么時候了,還敢野戰?
不過吃了這個悶虧后,朱瑄、朱瑾兄弟應該會消停很多了。他們現在還要面臨青州王師范的壓力,齊州一直占著不還也不是個事,更何況二朱軍紀敗壞,齊州百姓深恨之。
“大王,楊行密那邊亦得重視。”敬翔有些擔憂地說道:“行密惡杜洪,屢次交兵,今已得黃州,復望蘄、鄂。杜洪怕是力不能支,還須想想辦法。”
其實還有一個隱憂沒說。襄陽趙匡凝在休整了一段時日后,極可能在明年繼續攻杜洪。
兩面夾擊之下,杜洪能堅持多長時間?
看如今這個態勢,幾乎算是半放棄杜洪這個附庸勢力了。人家絕望之下,會不會直接投靠折宗本?
投靠楊行密不大可能,因為楊好殺大將,即每攻占一地,敞開收編中下層官員和軍士,但高官、大將經常就戮,杜洪多半不愿投靠。
所幸現在折宗本被打壓住了,氣勢不夠盛,不然還真的危險。
“之前有報,楚州將校似有異動,或要投靠行密。”朱全忠說道,臉上的表情看起來非常平靜,一點沒有發怒的跡象。
在場的李振、敬翔、韋肇、裴迪四人心知肚明,楚州有可能被拿來作為交易的籌碼,協調與楊行密的關系。
行密兵也不多,以三萬“北歸人”(孫儒殘部)為主力,黑云長劍都為親軍,這是他直接掌控的核心武力。朱延壽、田頵、安仁義等大將各有兵數千至萬余不等,但他們是軍頭,楊行密也未必信任他們,搞不好還會叛亂。
但即便如此,楊行密若北上,三四萬人還是抽得出的。雖然不懼,但總是個麻煩。如果能結好,那再好不過了。
淮水一線的楚、泗、壽、濠、光、申六州,楚、泗、濠、壽對行密最重要。泗州刺史張諫已降,行密仍委他為刺史,濠、壽二州則在慢慢收拾整頓,裴迪最近經常往那邊跑,成果斐然,但楚州卻還未及整頓,至于是不是故意的,各人心中自有看法。
以楚州予行密,結好之,至少先穩住他,后面再做計較,或許是個辦法?但沒人敢保證,也沒有敢提這個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