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 動蕩
以往光靠夫子就能運輸的糧草,現在也要給他們配備護衛隊伍了。設若夏賊來了一百騎兵,你至少得有六七十個步兵才能保證擊退他們吧?如果派不出正規步兵,換州縣兵或土團鄉夫,那人數還要上升——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奢侈的行為,即便在戰爭期間,也不可能給每支運輸隊伍都配備護衛人員的。
與此同時,因為精神緊張,體力消耗加大,運輸隊伍還必須增加休息的時間,這就降低了運輸的效率,提高了成本。
時間一長,額外耗費就十分可怕了。
當然,以上這些還不可怕。在河南這種城鎮密集的地方,單純的騎兵隊伍還無法造成巨大的破壞,除非他們大肆殺戮百姓。但喪亂以來,一百多年了,還很少有人這么做。
真正讓人感到害怕的,其實是一支號“飛龍軍”的夏賊。他們是有下馬步戰的能力的,而且往往集結起來作戰,多是重甲武士,挑選好目標后,每戰必克,至今已攻破四個寨子,讓汴軍損失了千余名軍士、超過十萬斛糧豆、數萬捆干草。
擁有步兵強大的作戰能力,同時擁有騎兵的機動性,這或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朱全忠回到鄭州后,心情已經有所平復。
“南邊傳來消息,申州已失,光、蔡出兵救援,為賊所敗,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折宗本怎地突然又活躍了起來?”朱全忠倒背著雙手,定定地看著窗外。
他的腳上還沾著泥水,這是剛剛下地檢查農田殘留下來的痕跡。
臉上滿是疲憊,雙眼稍稍有些浮腫,看得出來,他已經很長時間沒睡個好覺了。
是啊,任誰面對這樣棘手的情況,也會感到無力。
敬翔暗嘆一聲,主公明明是個英主,善治軍,會打仗,對百姓也溫和,一點不殘暴。出鎮汴州以來,披荊斬棘,日夜操勞,但卻落入了這步田地。
“大王,應是邵賊在南線增兵了。”敬翔說道。
“養得起?”朱全忠轉過身來,怒瞪著他,問道:“丁會三天兩頭奏捷,擄獲無數。在他的表章上,唐鄧隨三州的百姓幾乎被擄光了,仿佛旦夕而亡。民失稼穡,軍中無食,我信他了,屢次褒揚,賜宅邸、美姬、珍寶,并將三萬多大軍交到他手上,結果被人打到申州來了。他和張全義,定有一個在說謊,你認為是誰?”
敬翔忽略了朱全忠話里無用的斥責和怨怒,冷靜地分析起了可能性,只聽他說道:“大王,必是邵賊令人從關中轉運糧草至南陽。但山道曲折艱險,丹水此時亦行不得船,這種轉運,必不能支撐消耗。某以為,夏賊應是靠往年積存糧草、器械在征戰,其實很難支撐到夏糧收獲的。”
“再者,申州在最近幾年內三易其手,田間荒蕪,百姓亡散,很難籌集到足夠的糧草。光州亦不甚富裕,夏賊野無所掠,糧盡之后自然要退兵。”
“蔡州方向,折宗本部兩萬大軍的攻勢已被丁將軍挫敗。如今看來,這是策應申、光方向進兵的舉措,賊軍戰意不堅,并未想死戰,故很快被擊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