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馴化
洛苑使,明面上是北司職官,負責洛陽林苑,實際上是為王屋山金仙觀服務的。
消息一出,內廷宦官紛紛摩拳擦掌,有意此職者又何止王彥范一人?什么雞坊使(給宮廷養斗雞的)、狗坊使、牛羊使通通跳了出來,競爭激烈。
最后邵樹德拍板,讓差點被圣人、韓全誨弄死的劉景宣任洛苑使,事實上幫他掌控金仙觀。
而金仙觀附近廣闊的山林、河谷,現在也被劃為東都林苑,名義上屬于朝廷,也是朝廷派的宦官來管理,挑不出任何毛病。
擴建過一輪的金仙觀,是這片林苑的核心建筑。
夏日山中涼爽,邵樹德最近都在這里避暑。身邊除了五百親兵外,就只有他名下的私人部落里挑選的勇士,即侍衛親軍兩千眾。
金仙觀附屬的土地不少,還都是河谷好地。劉景宣將其租給了搬到附近的拓跋部黨項人耕種,草場也給了他們放牧,是金仙觀最大的進賬。
但這些錢糧是金仙觀的,除觀主、玄翠女冠拓跋蒲可分潤好處外,其他人都是要干活的,比如儲氏、蘇氏、解氏以及新來的江氏、盧氏,甚至就連張全義的小女兒,年歲不大,也要幫著撿拾柴禾。
這會在給海甜菜澆水的就是解氏和江氏,一個是解賓之女、張全義的長媳,一個是江從頊的妹妹。
“花娘以前可干過農活?”解氏看她笨手笨腳的樣子,問道。
“沒有。”江氏聞言,眼睛都紅了。
壽州土皇帝家的女兒,深受父兄寵愛,又怎么可能下地干活?別說她了,嫂嫂盧氏出身書香門第,更不可能干活了,而今卻要洗衣做飯,苦不堪言。
“那多用點心吧。”解氏不客氣地說道:“海甜菜,大王十分看重,說此物可產糖,可造福百姓。”
海甜菜(Beta vulgaris ima)原產于地中海沿岸,后來向東傳播,進入到了亞細亞、阿拉伯。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野生甜菜,可能和最初的版本有些不太一樣,經歷了人類的初步馴化、培育,根莖中的含糖量有所提高。但比起后世培育出的甜菜的含糖量,還有很大的差距,還需要不斷提純、固化某些特性,進一步育種。
植物的馴化、培育,一直以來都是農學生工作的重點,為此還在靈州建立了規模不小的植物園,專門保存收集的種子,同時進一步優選優育。
王屋山這邊,很可能要開建第二個植物園,畢竟這里的氣候與靈州不一樣。
不同氣候、土壤環境下,育種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,因此這是非常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