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
“洛陽有變,馬嗣勛、段凝不可靠,怕是已生異心。”胡真言簡意賅地說道。
乍一聽聞,寇彥卿也有些吃驚,不過隨即想到胡真北上攻白司馬坂大敗,就覺得很正常了。如今這個形勢,有點想法是正常的,馬嗣勛還不是汴州人,而是濠州降人,能有屁的忠心。
想到這里,寇彥卿就有些感慨。不知道怎么搞的,梁王這幾年特別信任新人、降人,對老將多有冷落、壓制。
不過話又說回來了,若梁王不這么做,他們這些汴宋本地將才也沒機會冒頭。梁王,在用他們這些新人、客將對沖元從老人的影響力,確保整個汴州只有他一個人的威望最高,沒人可以威脅到他的地位。
唉,不想這個了,還是好好琢磨下眼前這個爛攤子怎么收拾吧。
“胡帥意欲何為?”寇彥卿直截了當地問道。
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,胡真也是沉吟了好久才道:“昔年大王令我鎮洛,余皆不問,唯有一事再三叮嚀。扼崤函之險,以御西賊。”
寇彥卿緩緩點頭,道:“洛陽一失,崤函之險盡矣。”
“我不敢辜負梁王大恩,眼下這局勢還可振作一番……”說到這里,胡真頓了一下,似是意識到長直軍是梁王嫡系,名義上歸他指揮,實則自行其是,便用商量的語氣說道:“我欲回洛陽,先逼馬嗣勛、段凝就范,
擊破夏賊蔡松陽部,然后再北上與夏賊大戰,是成是敗,在此一舉。”
還來?寇彥卿挑了挑眉,不答。
“寇將軍?”胡真看著他。
寇彥卿移開了與胡真對視的目光,嘆了口氣。他知道胡真的難處。
洛陽丟了,他必定無法與梁王交代,因此想著搏一把,看看能不能挽回局勢。
“胡帥當知,夏賊是兩路進兵。洛口那邊,我派出的信使至今未回,怕是已兇多吉少。”寇彥卿說道:“若鞏縣、洛口盡失,夏賊后路無憂,定然派兵溯洛水而上,經偃師、石橋店直奔洛陽。又知夏賊已從白司馬坂南下,進至洛陽北。說不定,再過兩日,石橋店、洛陽故城一帶也會出現夏賊,三路大軍齊至,我軍戰得了一路,戰得了兩路,可戰得了三路齊至?”
其實,寇彥卿被朱全忠欣賞,也不是沒有原因的,至少他把夏軍的進軍可能判斷了八九不離十。
玉門軍龍潤部近四千步騎明日就會出發,沿著洛水西南行,先鋒兩日內即可抵達偃師,大隊人馬三日內必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