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“支持”
馬嗣勛看著這些人有點眼饞,他不過三千兵,一千土團鄉夫馬上要放歸,那就只有兩千人了,委實太少。如果能補一些精壯過來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
戰事雖然已結束,但洛陽的緊張氣氛卻一直存在著。原因也很簡單,集結于此的部隊越來越多了。
天雄軍屯于洛陽以南十里的地方,深溝高壘,防備伊闕關方向的敵軍。
之前圍殲各路洛陽兵馬的戰爭只持續了十天,汝州梁軍根本來不及調動大股部隊北上。這會陸陸續續來了不少,據打探有兩千多,加上原本一千長直軍、一千州縣兵、一千土團鄉夫,兵力超過了五千。
丁會出任佑國軍節度使后,寄理汝州,將其整為一軍。不過朱全忠臨時插手,派張歸霸帶著數百汴梁子弟過來,出任伊闕鎮遏兵馬使,統領此六千軍,嚴加操練。后又給其益騎兵五百,戰馬從廣成澤牧場挑選。此軍共六千五百步騎,號“威戎軍”——嗯,這是嘲笑邵樹德是“西戎”呢。
丁會最近也惹上了一些麻煩,因為有傳聞前河陽節度使趙克裕派心腹仆人潛入汝州,招降丁會。
這事是真的,但丁會已經將使者頭顱及密信一起送到了汴州。無奈樹欲靜而風不止,傳聞還是很多,不過朱全忠下令褒獎丁會,看起來還是信任的。
天雄軍屯于關外,其實有點小材大用了。丁會的壓力其實非常大,他既要防著唐州折宗本,也要協防蔡、許,上個月南下唐州劫掠,又被折宗本擊退。他這些兵馬,竟然是釘在這里不能動了,一動就有可能被威勝軍突入汝州,讓邵樹德的河內、洛陽、南陽連成一片。
屯于洛陽的第二支部隊就是定遠軍了。
新安縣投降之后,定遠軍立刻撤了回來,不過馬上又要走了,打算前往轘轅關一帶駐防。目前守御該地的是玉門軍一部,“紅發軍”不屬于洛陽行營戰斗序列,即將歸建。
不過按照計劃,定遠軍主力將屯于偃師縣,不張旗號,低調行事。王遇的將旗,這會已經出現在了洛口一帶,讓梁人自己去猜吧。
而在此時的新安到洛陽的數十里谷道內,順義、經略二軍也正往洛陽開進,進一步完成兵力集結。天柱軍不屬于洛陽行營戰斗序列,故暫時留守新安一帶。
計劃中的八支部隊,這會差不多已經到位四支,好幾萬兵馬,洛陽百姓再傻,也知道大戰即將來臨,緊張是正常的。
“終日聚兵屯糧,大戰將起,這個機會,得把握住啊。”安頓完降兵后,段凝回到了家中,依然神思不屬。
沒辦法,想進步的心思太熱切了。
……
孟州城內,邵樹德接見了魏州來的使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