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
大群騎兵在遠處陸陸續續停下。
在軍官的指揮下,他們麻利地分成三部分。一部分從馱馬背上取下鎧甲、器械,兩兩互相穿戴;一部分收攏馬匹,到后方聚集;一部分留在后面,充作預備隊。
穿戴完畢甲胄的軍士拿起長槊、重劍、步弓等武器,墻列而進,朝在一里外列陣的敵人殺去。
敵軍有些慌亂,他們只有前排有甲,后排多為無甲土團兵,總人數也不過千余。
其實也不怪他們。深處后方的一個物資轉運節點,需要安排重兵戍守嗎?沒必要啊。
但如今就出問題了。
四千飛龍軍甲士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壓來。他們身材高大,器械精良,面無表情,動作沉穩。或許在他們眼中,殺個人與殺只雞沒什么兩樣。
是了,飛龍軍左廂都是一幫亡命之徒啊!五千人東奔鄆、兗,戰損一半,回來時部隊壯大到一萬出頭。
長期流動作戰,艱苦的生活,超高的淘汰率,使得活下來的人都有兩把刷子。敢打敢拼,桀驁不馴,殺人如麻,漠視生死。
亡命之徒不可怕,紀律嚴明、裝備精良、武藝高強的亡命徒很可怕。
飛龍軍左廂回來的時候,邵樹德檢閱了一下,契苾璋恭恭敬敬地跟在他身后,總算讓隊伍里占多數的半路來投的軍士們知道了誰才是老大。
但這種程度的整頓是遠遠不夠的。若不是戰事緊急,急需飛龍軍出動,邵樹德打算狠狠整頓這支部隊一年時間,打散建制、互換人員,然后再重新熟悉,加強磨合。
隨軍回來的文吏私下里說了很多事情,小報告一籮筐。有關于軍士在外劫掠成性的,有關于軍官桀驁不馴的,甚至直指契苾璋本人的都不少,因為他安排了很多出身契苾部的親族擔任中高級軍官,“不合制”。
高頻率、高強度的戰爭拖延了這種整頓,亡命徒們領了夏王一次賞,一起大酺三日后,又出動了,如今正要進攻潁橋鎮的梁軍:總計千余人,有戰斗力的不過六七百。
梁人的勇氣可嘉!
他們知道破破爛爛的潁橋鎮沒有任何阻擋作用,干脆出來列陣野戰,寄希望于一戰破敵,轉危為安。
雙方的陣列很快接上。
鋒刃相加,刀劈斧砍,戰線的僵持只維持了一小會,隨后便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大崩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