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
折宗本看了眼堆成小山般的刀劍、槍槊、甲胄、弓弩,轉過頭來,和顏悅色地將精赤著上半身的丁會扶起,道:“公乃大將,何如此耶?夏王愛才,從不折辱大將,今后還有用得上丁太尉之處。”
丁會聞言起身,嘆道:“夏王用兵,持重老辣,無懈可擊,早已神往。不想為人亦這般胸懷寬廣,罪將感激涕零,都不知該怎么說話了。”
另外一邊,唐州幕府隨軍要籍裴遠正與張濬言笑晏晏。
張濬有些擔憂,害怕邵樹德翻舊賬。但說實話,他倆之間好像也沒啥仇怨。張濬當年東逃,更多的是出于對朝廷賜死的恐懼,以及和朱全忠關系不錯。
“張司馬勸丁公降順,此功大焉。”裴遠說道:“佑國軍接受整編之后,還有大用。”
張濬遲疑了一下,還是問道:“君乃唐州幕僚,敢問佑國軍降折令公耶?降夏王耶?”
“折令公亦夏王屬部。”裴遠看著張濬的眼睛,說道。
“明白了。”張濬行禮致謝。
“做好打楊行密的準備。夏王先前有言,若丁會全師來降,可任蘄州刺史、團練使”裴遠又叮囑了一句。
張濬了然。蘄州是楊行密的地盤,這個刺史的位置還得自己去打,不但要打下蘄州,一路上還得攻下黃州。
這個結果比預計的要好,完全可以接受。對夏軍而言,這種安排也是非常合理的。
佑國軍畢竟是宣武衙軍的老底子,讓他們去打汴州,不是不可以,但總讓人有些擔心陣前倒戈什么的,雖然可能性已經不是很大。
如今去打楊行密倒是剛剛正好。彼此又不認識,也沒任何交情可言,丁會急于表現,當然要賣點力氣了。
而郾城佑國軍投降之后,許州大戰就只剩下唯一一個殘余了:屯兵渦口的楊師厚部萬余人。但他只是個小角色,已然影響不到大局。
******
朱珍已經率軍回返濟陰。
他先到校場督促了一番捧日、捧圣兩軍的訓練,及至午時,才返回了軍府。
應該說,朱珍還是很有練兵能力的。捧日、捧圣兩軍也不全是新兵,至少有三成是招募亡散得來的老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