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鐵盤
十一郎聞言喜上眉梢,連連稱謝。
“聽聞你在汝州曾試制過器械,比起修武如何?”邵樹德問道。
“某在梁縣采汝煤,打制了十余件器械,刀槍劍槊都有,還與人合制了一領札甲,都不太行。”十一郎回道:“兵器易脆折,甲胄也很容易被重箭貫通。”
“那不和關北煤一樣?”邵樹德皺起了眉頭,問道:“修武煤為何不這樣?”
現在夏軍所使用的器械,大部分還是用木炭冶煉打制,少部分開始用修武煤冶煉制造,效果不錯,至少看起來不比木炭冶制的差。但也僅只能用修武煤,換成其他地方的,比如同州煤、汝州煤甚至河南府的煤,效果就差遠了,供軍使衙門核驗那一關過不了。
本來魏氏鐵匠鋪就以量取勝,其實兵器質量算不得好。與野利氏經常出一些精品不同,嵬才氏擅長打制質量不好不壞的中等軍械。而既然是走量了,那么如果質地很差,便是貴為“皇親國戚”,這買賣也是做不下去的,甚至要被武夫們找麻煩。
“應和大王所說一樣,汝煤中有許多肉眼看不出的雜質。”十一郎回道。
“找過這些雜質嗎?”
“燒炭時某看過,汝煤冒黃煙,氣味很沖。”
“想辦法收集一下,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。”邵樹德說道。
“煙……怎么收?”十一郎愣了。
邵樹德想了想,道:“譬如這廣成澤的水,如果冬日嚴寒,湖面便會結冰。冰即是水,水即是冰。如果夏日酷熱或取水燒煮,水還會變成氣。任何一種東西,都有跡可循,自己想辦法吧。如果有所得,我又何吝重賞?”
去年的夏王賞3600緡錢被河南令王雍獲得了。
他結合長期育種經驗,總結升華,寫了一本書。認為人、牲畜、草木都有“血脈”,血脈分為多種,以馬為例,有的血脈可以跑得快,有的血脈長得高,有的血脈讓馬兒耐長久驅馳,不一而足。
他認為可以提煉這些血脈,將其固定下來,培養特種用途的牲畜、禾麥。比如挽馬就需要耐力好、力氣大的,騎兵就需要高大、快速的,騎馬步兵需要耐力好、耐粗飼的,并且在書里羅列了大量不同的血脈用途。
邵樹德親自審核、評議。
雖然內容還有些粗陋,甚至有一些錯誤,但已經是開天辟地頭一遭了,在育種學說方面具有開創意義,因此欽定王雍為第一屆“夏王賞”得主,并遣人將3600緡錢送到他家中,另賜獎狀一封,以示褒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