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章 熟人
捧圣軍東行是夏王的命令,主公這么做,雖說符合戰場形勢,但是不是過于桀驁了?有些時候寧可打敗仗,也不能在政治上給主君留下不好的印象啊。
“即刻下令。”李唐賓催促道:“大王令朱珍東行之時并未收到全忠南下的消息,若知曉了,一樣會這么做。勿疑,大王不是心胸狹窄之輩,速發牒文至捧圣軍。”
“遵命。”幕僚拱手離去。
韓洙有些佩服。
隨著勢力逐步擴張,夏王的權勢、威望愈發強大。以前敢隨便說的話,現在都得斟酌一下了,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,都不需要夏王特別做出什么表示,大勢若此,沒人敢違逆。
“等等。”李唐賓又喊回了幕僚。
幕僚不解其意。
李唐賓手撫劍柄,定定地站了一會,補充說道:“給封藏之傳令,棄守長清,護國、忠武二軍退至平陰一帶鞏固防線。”
“給郭紹賓、張筠傳令,堅銳軍守好盧縣、濟州關。若有余力,可遣少許精兵出戰,稱一稱朱全忠的分量。”
“給邵倫,賀瑰傳令,征發濮州土團鄉夫,配合天興軍守好門戶。大河沿線勤加巡視,謹防還有賊人突入。”
一口氣補充了多條命令,幕僚已經讓人攤開紙筆,記錄了起來。
仔細剖析一下這些軍令,便可以看出李唐賓是以穩住陣腳為首要目的。
王師范出動了多少人馬還未搞清楚。根據戰前消息,齊鎮正規部隊五萬余人是有的,而且騎兵比例不低。如果他們征發鄉勇,湊個十萬以上問題不大。
如今朱全忠又帶著人馬南下,進占東阿,已近陽谷。其人號稱五萬大軍,或有不實,但大家判斷兩萬人上下還是有的。至于戰斗力如何,還得試一下才知道,在此之前絕對不能輕敵。
另外還有一個隱憂。
朱全忠從魏博南下,那么魏博武夫是什么態度?會不會跟著南下?雖然可能性很小,但不得不防,這就是給邵倫、賀瑰下令巡河的緣由了。要是有人跟著南下劫掠一把呢?搶東西嘛,大家都喜歡。
再盤算下自身的兵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