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 深入
浮屠鎮是民間俗稱,其實就是隰州大寧縣,武德二年更名。
隋仁壽四年,楊諒造反,遣將吳子通于此筑城,橫絕蒲州道。
眾人早有預感,蓋因盧懷忠的命令一道接一道,讓他們快上、西進,與主力匯合。此時讓他們孤軍北上,也不是不可想象之事。飛龍軍就經常干這種迂回敵后的事情,金刀、黑矟二軍又如何能免俗?
“軍使,賊兵來了多少人?”馬嗣勛忍不住問道。
慈隰二州并不富裕,而且剛被晉軍搜刮過,若他們被重重圍困于敵后,可是要出大事的。
“匡霸、飛騰、萬勝、銀胡簶四軍,計有兵萬人,可能還有一些臨時征來的慈隰鄉勇,總有兩萬上下吧。”夏三木說道:“此為前軍,賊人還有主力大隊,由康君立統率,眾不下四萬,至今位于何處,還很難說。根據拷訊來的消息,賊眾主力在嵐、石之間,先鋒已至石州。”
“此訊可準?走得這么慢?”丁煒有些不信,問道。
“大差不離。”夏三木煩躁地擺了擺手,說道。
事實上他也有些擔心,但盧都頭有令,還是得執行。
這次是抓住敵軍前后軍有些脫節的有利機會,爭取先吃掉敵軍一部。不然的話,數萬晉軍猬集在一起,還真不好啃。
“打仗這么多年,從來未見一人,如夏王這般喜迂回敵后者。盧都頭這是學到家了。”馬嗣勛心有余悸。
自古以來,迂回敵后的戰例并不少,但從來沒有一人如夏王用得這般頻繁。
當年的洛陽大戰,夏軍不就是奇兵突出,迂回白司馬坂,隔斷河陽與洛陽的梁軍聯系么?
這種戰術,非中原典型打法。一旦迂回失敗,后果不堪設想。
“別多想了,今晚就出發,讓開大路,走西線。”夏三木又道。???
西線迂回浮屠鎮,那就是不走主驛道,穿過山塬間的小道,至馬斗關,然后向東攻取大寧縣,截斷這一大一小兩條通往隰州、石州的道路。
“丁副使,你留下。”夏三木補充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