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海港
“殿下,朝廷使臣入新羅,多由此浦出航,新羅人入境,亦多在此地上岸?!蓖鯉燈斦f道:“登萊二州南側海岸,及密州、海州緣海地帶,新羅人極多,當地百姓亦擅航海。而此四州緣海地帶,若說哪里新羅人最多,便是赤山浦了。浦有一寺曰法華院,俗稱新羅院,新羅人張保皋所建。寺廟有田,歲收數百斛,專供新羅僧眾。寺內有僧三十余人,法會時眾聚至數百?!?br/>
話說這個張保皋也是個奇人。憲宗元和年間,他與同鄉鄭年二人熟習武藝,據說在新羅打遍各地無敵手,但由于出身低微,得不到機會,于是兩人乘船來了大唐,加入武寧軍,當了大唐武夫。
他倆的武藝確實不是吹的,在徐州也是首屈一指,慢慢積功升至偏裨將校。
后來,張保皋聽聞淄青鎮的登萊二州有人販賣新羅婢,從事人口貿易,數量還非常大。于是離職回國,利用武寧軍將官的身份上書新羅哀莊王,得到了一支萬余人的軍隊,專門在沿海地帶打擊人口販賣,再加上大唐也下了新羅婢禁令,于是這種罪惡的貿易便慢慢銷聲匿跡了。
當然,張保皋的下場不太好。
他的出身太低了,如果不到徐州武寧軍鍍金一番再回國,估計一點機會都沒有,最后也在新羅貴族的敵視下被殺了——那是一個腐朽無比,已走向滅亡的王朝。
“光新羅僧就有數十,那么到底有多少新羅人?”邵樹德問道:“文登縣戶籍上人口很少……”
“回殿下,新羅人之數目,實難統計,亦未入戶籍黃冊。”王師魯道:“新羅王專門派了賣物使常駐赤山浦,徒眾逾萬。幕府亦在赤山浦常設勾當新羅所,遣一押衙常駐,管理文登縣新羅民戶之事,主要是為了收稅。上次契苾將軍攻登州,新羅人還征集了千余丁壯,打算救援登州來著,行至半路,聽到的都是敗仗消息,于是又跑回去了?!?br/>
邵樹德大笑,道:“僑居新羅民眾,盡快點計清楚。那個什么賣物使,讓他來見我。對了,赤山浦可有船只修造場所?”
“自然是有的。”王師魯說道:“工匠主要是新羅人,亦有日本人?!?br/>
臥槽!邵樹德感覺自己是個從西北山溝溝里出來的土包子,對外界太不了解了。而淄青節度使李唐賓,唉,常年在外打仗,估計對地方上也不太清楚,基本都是刺史自治了。
“新羅院相近有天門院、赤山院,僧眾有曾至日本者,日本亦有僧人來此寺廟。開成四年(839),日本國有使者運七十斛米來朝貢,也是在此上岸,但日本人不及新羅人多?!蓖鯉燈斦f道。
“哦?何也?”邵樹德問道。
“因為新羅人勢大,日本商人便是想售賣貨物,也得看新羅人答不答應。一般而言,日本貨物多由新羅人轉售。”王師魯回道:“日本、新羅皆小國,但小國也有強弱之分。目前看來,似乎日本不及新羅。”
邵樹德點了點頭。
王師魯不知道日本、新羅的實際情況,他只是依據登州境內新羅人的強勢來判斷,自然失之偏頗。
“新羅、日本貨物,年售幾何?”邵樹德問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