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全是壞消息
而除了這幾個州外,江南還有一些州郡被封給了手下。
昇州是被楊師厚攻克的,但楊行密沒給他,而是自己攥在手里,現在都是文官理政。不過據說此番北伐,若誰立下大功,便將昇州賞出去。
宣州富庶之地,在田覠手里。
歙州刺史是陶雅。
他倆都是楊行密的元從老人,但陶雅忠厚老實,比較恭順,田覠就比較刺頭了。
楊行密把江南的地盤大肆封賞出去,并不意味著他喜歡這么做。實在是沒辦法,打仗立功了就要賞,而財貨是沒法滿足武夫們的胃口的,他們更中意地盤,除非風氣得到扭轉,財貨也能讓武夫們滿意,可那一天還不知道要等多久,或許只有開國建制才可能了。
好在目前這些地方草頭王都沒有明顯的反跡,該納的賦稅、兵員都沒有短少。淮軍系統也就這么湊合著過下去了,內部矛盾還遠沒有到暴發的階段。而等到他一手構建的衙軍力量越來越強大之時,便可慢慢著手削藩了。
當然,那是原本的計劃。就當前看來,除非他在徐泗大敗夏軍,不然只能和老兄弟們繼續抱團取暖了。
一上午接連來了三個壞消息,饒是楊行密脾氣好,這會也有些吃不消了。只見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案幾,怒道:“茶涼了也不知道換?”
親兵唯唯諾諾,立刻前去煮茶。
“大王……”高勖也坐了下來,吞吞吐吐。
“我知道你要說什么。”楊行密煩躁地站起了身,說道:“但出師以來,連連損兵折將,就此退走,恐為不美。況且,徐州還未丟掉呢,如何言退?”
高勖本來也沒打算勸楊行密直接退兵,雖然他很想這么做,但也知道這樣勸的話成功率很低,他自有另一套話術。
“大王,我軍北上多日了,夏賊避而不戰,再折騰下去,也不是個辦法。”高勖說道:“不如全軍東進,配合徐、周二位將軍,圍攻李唐賓部。”
楊行密也被抓不住夏軍主力這事搞煩了,立刻問道:“如何個圍攻法?”
“先讓徐將軍堅守營壘,賊人短時間內也拿不下。待其士氣消耗一番后,我軍于上游筑壩攔水,然后水淹清口。清口地勢低洼,一時半會死不了人,但卻可令賊軍大亂。當賊人亂哄哄地向北逃竄,遠離洪水之時,我生力軍展開追殺。”
好家伙,這是把自己人和敵人一起淹了,夠狠。以如今淮河的水位,傾瀉而下之時,確實死不了人。而且守軍有營壘,難以被洪水沖走,還在相對高的地方,就更死不了了。反觀夏軍,確實有可能被洪水沖走一批,至少沖亂建制是肯定的。而沒了建制,那就是散兵游勇,不堪一擊,淮軍主力成建制追殺過去,能把李唐賓那兩萬多人屠戮干凈。
“先遣人至下游巡視,都走一遍,看看哪處適合筑壩攔水。”楊行密下令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