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
這仗打得!
“其實大王之前的方略倒也沒錯。”高勖察言觀色,見楊行密心情不佳,便安慰道。
楊行密看著亭外如煙似霧的細雨,半天不說話。
“對付夏賊這種飄忽不定的對手,只能主動進攻,攻其必救,逼其決戰。大王聚集主力,沿汴水進軍,其實方略并沒有錯。”高勖說道。
騎兵機動性強,這誰都知道。那么如何讓其停下來,不再流動作戰呢?攻其必救是最好的辦法。
一艘船只,如果風向便利,一個時辰走出去十里以上并不是問題,而且可以夜間行船,就機動性而言,其實是超過騎兵的。消耗還賊小,物資攜帶齊全,士兵體力維持得很好,是比騾馬更好的步兵載具。
主力沿汴水北上,如果能攻下宿州,那么夏軍的騎兵活動就會受限,甚至也反過來尋找淮軍作戰,主動權一下子就回到了淮軍這里——戰爭主動權的爭奪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
劉裕自徐泗出發攻打南燕,一路上鮮卑騎兵不斷襲擾,人家根本不管,就帶著步兵直奔南燕首都廣固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戰場主動權回到了劉裕手里,鮮卑騎兵不得不放棄騷擾,回來與步兵決戰,結果自然沒有任何懸念。正面交戰之中,騎兵哪怕數量占優勢,也完全不是對手。
“攻敵必救。”楊行密嘆了一口氣。
攻敵必救的前提是你的步兵有堅強的戰斗意志,不畏懼戰馬,技藝嫻熟,主帥會鼓舞士氣。但楊行密親率數萬大軍,在虹縣城外卻猶豫了。
不是他不敢打,而是就這么些能與夏軍野戰的部隊,拿來攻城拔寨損失掉實在太可惜了。內部形勢那么復雜,一旦在虹縣受重創,他就沒有壓服各路諸侯的本錢了。
“罷了,都過去了。”楊行密神色難看地說道:“高掌記,接下來徐州之事,你覺得該如何處置?”
“退兵。”高勖沒有多余的話。
楊行密心中一疼,下意識有些不忍。徐州的存在,并不僅僅是一個州那么簡單,它代表的含義太多了。舍之,談何容易!
“徐州七縣,豐、沛、縢、宿四縣已失,下邳、蕭縣難免淪陷,也就剩個孤城了。”高勖說道:“徐州久經戰亂,百姓大量南逃江淮,經此一戰,便如雞肋一般,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。”
“雞肋……”楊行密苦笑了起來。
“大王,要退趁早。再晚,或生變故。”高勖勸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