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七章 轉變
“朱相覺得巡撫使之職設立得如何?”蕭蘧問道。
“巡撫掌宣布德意,撫安齊民,修明政刑,興革利弊,考核群吏,自然大善。”朱樸說道:“多少年了,武夫占官,為禍甚劇,今得撥云見日,感慨萬千。”
朱樸算是說到重點了。
為什么他手下那些黨羽都要暗戳戳地來關心這件事?利益啊!
天下諸藩鎮(zhèn),文官不是沒有,但武夫占官這事太煩心了,極大侵占了他們的利益。偏偏此時風氣尚武,戰(zhàn)事頻繁,便是節(jié)度使也要穩(wěn)著底下的將校軍士,文官能有什么辦法?
夏王這招真是神來之筆,一下子爭取到了諸多文官的支持。說句不客氣的話,聚集在天子身邊的人只會越來越少,基礎已經(jīng)蕩然無存。
以新設的直隸道為例,最***長是巡撫使,定為正三品。要知道,中書侍郎也是三品官,作為宰相,不該升一升品級嗎?宰相一動,下面一連串的官員都要升,這是多大的好處?
巡撫使之下,有轉運使司,掌一道財賦,而察其登耗有無,以足上供及郡縣之費。歲行所部,檢察儲積,稽考帳籍。司置轉運使、轉運副使、轉運判官等職官。
又有刑獄使司,掌察所部之獄訟而平其曲直,所至審問囚徒,詳核案牘。司置刑獄使、副使、判官等職。
又有學政一職,掌學校政令,歲科考試。察師儒優(yōu)劣,生員勤惰,升其賢者能者,斥其不帥教者。
都指揮使就不談了,不歸巡撫,而是由兵部直管。巡撫能有的武力,也就只有幾百人規(guī)模的護軍營。
轉運使、刑獄使、都(本章未完!)
第五十七章轉變
指揮使、學政都是正四品下的職官,只比府尹(從三品)、上州刺史(正四品上)低一些,與中州刺史(正四品下)平級,是相當不錯的職務了。
“既如此,何反夏王耶?”蕭蘧問道:“設若無夏王,此時之關西、河南,又會是什么光景?怕是早有那粗鄙武夫,殺上大內(nèi),別說天子不得保了,文武百官可得保全性命、家業(yè)?”
朱樸被蕭蘧的話牽引,下意識就想了起來。
假設沒有夏王的存在,而韓建是直隸道十四州最大的軍頭,他會怎么做?或許不敢殺天子,但皇子卻敢殺,甚至一口氣殺光都不帶眨眼的。文武百官在他眼里多半也沒什么用,心情好了打發(fā)個仨瓜倆棗,心情不好,直接肉體消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