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
「哦,諸位頭人也坐下,上菜、上酒,今日我包了。」高倫哈哈大笑,道。高公子買單,驛將嘴都笑歪了,立刻到后廚指揮去了。
當然,高倫其實也不用自己掏多少錢。陪吃陪喝是他的工作,有一定報銷額度,超出部分才用自己花錢。
「高公這是······」趙在慶看若那些坐下后仍在東張西望的靺鞨頭人們,問道。國朝的驛站與前唐一樣,分等級的。
前唐之時,華州普德驛規制極壯,稱為「郵亭之甲」。
國朝定都洛陽,都亭驛、積潤驛一在洛陽西南,一在城東,也是規模宏偉的樞紐型驛站。太原府那邊,由晉王府改建的驛站,同樣是地區樞紐,規模宏大。
都亭驛有驛田數百畝,亭臺樓舍數十,可同時住四五百人。裝修也十分考究,又因為地處京郊的關系,根本不愁客流。
因此,這樣一個驛站,朝廷也只給了驛將十五年承包期,十五年后換人—驛將出身天雄軍,年輕時悍勇難敵,立功無數,以至于連圣人都驚嘆不已,不然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下金蛋的母雞。
這些靺鞨人來中原時日不短了,知道這是個驛站。此時東張西望,大概也是為其規模所震撼。比之渤海國簡陋的狗爬犁驛站如何?那當然是不好比的。
「內務府查訪淥、顯、穆、紀等州靺鞨諸部,選其頭人或子侄輩入京。其實也沒甚大事,就四處閑逛。」高倫毫不在意地說道:「過完正旦,便送他們回遼東。」
「此為何意?」趙在慶問道。
讓人白吃白喝白玩,朝廷的錢還不至于這么寬裕吧?
「哈哈,讓他們
開開眼。」高倫笑道:「省得坐在家中狂妄自大,以為有個幾百頭豬就富可敵國了。趙在慶無聲地笑了。
高倫有點不接地氣,瞧不起這些土人。或許,圣人做得太好了,讓他們這些人變得有些過于自大。不過或許也不是壞事,大夏國力蒸蒸日上,有些自信甚至輕微的自大很正常,只要不是過于狂妄就好。
「轉了這么一圈,頭人們有何感想?」驛卒已經開始上菜,趙在慶仔細看著,發現靺鞨頭人們對蒸餅、餃子、湯餅之類的食物情有獨鐘,對加了各種調料的肉食也十分喜愛。再看他們腳邊,竟然人人放著一個包袱,里頭鼓鼓囊囊的,也不知道裝的什么東西。「中原的繁華讓他們看花了眼唄。」高倫還算客氣,給趙在慶斟了一碗酒,道:「昨日還有人問我,在洛陽置宅花費幾何?五百頭豬夠不夠?如果不夠,他可以再添十匹馬。」
這下連趙在慶也笑了起來。
豬在中原賣不上價,十匹馬也不怎么值錢,這點東西肯定是不夠的,況且也未必有人愿意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