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
等著看吧,這一次賣得不好。等到渤海商社持續穩定盈利,下次籌建安南商社的時候,就會有人建議不要公開發售股份,勛貴們全部認購下來了。
但他還是會拿出一部分來賣。無關其他,就是單純想讓沒有門路的人也有機會分潤好處,在社會上造成更大的反響,讓稍微有點見識的普通人也知道,一個地方即便遠在邊疆,也是有可能賺錢的,不要輕言舍棄。
******
今年三月沒有科考,曾經流連京城的士人作鳥獸散,早早便回了家。
他們一走,還真小了很大一塊消費,尤其是對青樓這個行業來說,更是如此。不嫖,還是讀書人嗎?還是風流才子嗎?
另外走掉的一批消費群體則是武夫。是的,各軍新一輪的換防開始了。佑***入蜀接替經略軍。
天德軍、黑稍軍前往河北。
武威、天雄、定難三軍東調,前往遼東道接替義從、突將、鐵騎、威勝四軍回來休整。
天雄軍的駐地就在河南府,義從軍也有一半在河南府,這一下子就少了三四萬消費群體,對商業的影響還是不小的。誰讓武夫喜歡花錢呢?
商徒商家的感受邵樹德不怎么在乎,他在乎的是數來數去,發現居然兵力緊缺!準確地說,是可靠的兵力緊缺。
大夏三十多萬禁軍啊,居然不夠用,說出去怕是都沒人信。
但事實如此,國家太大了,很多地方的人并不老實,必須屯駐禁軍鎮壓。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邵樹德自己的鍋,誰讓你吞了那么多地呢?
就這樣一直浪到了四月初,馬殷入京了,邵樹德第一時間在麗春殿內召見。馬殷今年也六十歲了。
看著這個幾乎與自己同時代的人,邵樹德好似在追憶往事。
馬殷坦然自若地坐在下面,既不感到拘謹,也不顯得放肆,非常得體。「湖南之事,馬卿何以教我?」邵樹德問道。
「陛下,湖南廣納北方南下躲避戰亂之人,近三十年戶口大增,但地方上峒奎仍然很多,朗州雷氏兄弟便是例子。」馬殷斟酌了一番,答道:「臣主政湖南多年,也鎮壓了不少峒蠻叛亂,今只有一策。」
「朕聽著呢。」邵樹德示意他不用賣關子。
「移北方之民實之。北人南下,他們多占一塊地,峒蠻就少一塊地,此消彼長之下,峒蠻實力大衰便可編戶齊民了。」馬殷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