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
石君立在劍南配合燕王邵明義征討蠻人,屢建功勛,轉正是正常的。
李從珂雙手沾滿靺鞨人、渤海人、高句麗的鮮血,升官也是必然。平盧軍一下子走了兩位主官,錢镠降將楊師厚此番戰功卓著,得其一,先后擔任相州州軍指揮使、安東府州軍指揮使的王濟川得了另外一個官位——王濟川是王遇之子,是圣人嫡系。
“談完這些,再說說降兵吧,這次又給朕塞了多少包袱?”邵樹德換了一個姿勢,坐穩了后,問道。
李唐賓還是不說話。事實上,他并不太管事,圣人也沒要求他管事。
作為南衙兩位樞密使之一,牢牢把著印鑒,該簽字用印的時候簽字用印,不該的時候什么都不要做,如此就可以了,也更能讓圣人滿意。
李唐賓是個驕傲的人,他對朝中情況洞若觀火,只是不愛說罷了,也不愿意結交逢迎什么人。
不是看不起誰,事實上在他看來,很多人都是垃圾,根本不配有這么高的官位。
朱叔宗還是很盡職盡責的,也很熱衷各項事務,只聽他說道:“徐州行營尚未裁撤,近日樞密院派人點檢,罷遣了部分兩浙老弱殘兵,得步兵三萬七千、馬兵三千。”
“南衙是什么打算?”邵樹德問道。
“恭候圣裁。”朱叔宗答道。
“抽調七千人編入寧遠、清海二軍,令其編制補足兩萬。”邵樹德說道:“此兩軍主官也調換一下,以顧全武為寧遠軍軍使、呂師周為副使、歐陽思為都虞候,以黃璠為清海軍軍使、胡璟為副使、王華都為都虞候。”
“臣遵旨。”朱叔宗應道。
寧遠軍原有兩萬人,基本都是步兵。清海軍也是兩萬,可以說是步兵,也可以說是水師。
這兩支部隊本就以五管、福建、湖南降兵打散混編而成,從去年開始先后鎮壓了嶺南西道、東道的叛亂,然后攻入安南,擊破當地土豪,平定了局勢。
既然有戰斗,當然就有戰損,更何況在安南還吃過敗仗,故急需補充。
顧全武是錢镠手下頭號大將,跟著一起投降了。
胡璟是錢镠的侄女婿,也熟悉武藝、軍略,有過多次戰陣經驗。
他們兩個出任武職,算是給吳越系降人分的蛋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