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
******
鄭仁旻確實已經北上了。
他是在二十五日啟程的,兩日至山口城,二十八日夜至邛崍關。
吃過晚飯后,他登臨山巔,注視著山谷間一條條北上的長龍,豪邁感油然而生。
一聲令下,十萬將士為你效力,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廝殺。
君命傳至各處,各部落首領、洞主們紛紛前來拜見,然后提兵北上,又是數萬雄師。
十幾萬大軍,在川南這片,誰人能擋?
到河南去廝殺,我不如你邵樹德。
在劍南用兵,你不如我。
宰相段義宗跟在鄭仁旻身后。他年紀不小了,沒有青年天子鄭仁旻那般熱血。
在鄭仁旻眼中氣勢逼人的長龍大軍,卻讓段義宗心驚肉跳。
大長和國的老底子部隊,被破碎的地形分割成了一塊又一塊。
一條長龍遇敵的話,其他長龍能來救援嗎?這可不一定。或者即便能來,戰斗怕是也打完了。
人多勢眾,本來是他們這一方的優勢,如今被地形一切割,優勢似乎沒那么大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會不會重蹈當年被五千幽州兵一路急追,潰不成軍的慘狀?
人家管你幾路來?他只要挑選一條道,死命咬著追下去就行了。其他各路人馬稀里糊涂,聽到消息時指不定以為對方來了十多萬人馬,己方全軍大潰呢,那還有什么斗志?要知道,大長和國可不是鐵板一塊,段義宗覺得——他們段家的人一看形勢不對,保不齊就要先跑。
“陛下,雅州城打了十多天了,損兵折將,卻一無所獲。諸部洞主、首領手下的丁壯死傷慘重,皆有怨言,我看不如——”段義宗建議道。
“不!”鄭仁旻轉過身來,指著山峰下的關城,道:“邛崍關,隋大業十年置,唐代則為開元十三中關之一。附近的大相公嶺上還有諸葛廟,傳諸葛亮南征時經此。此關又為黎、雅二州分界線,如此一座要隘,我雄師花了多久打下來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