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傲慢
當地的局勢,也像個高壓鍋一樣,全靠每年輪換過去的數萬禁軍、三四萬州兵及五萬四千余名府兵鎮壓。大亂沒有,小亂不斷,逃亡事件更是層出不窮。
至于府兵部曲死亡之類的事情,官府已經懶得查、懶得報了,實在太多,查不過來。
有反抗被殺的,有追捕時殺死的,有得病死的,有凍死的——餓死的很少,當地真不太缺吃的。
講究點的府兵會給自家部曲氈毯、豬皮襖、羊皮衣御寒。
遇到善財難舍的府兵老爺,那日子就難過了。
總之,當地就像狂野的西部世界,弱肉強食,等級森嚴。內地去的經學生都有些不忍,但他們也無力改變現狀,這是時代特色,要想更改再等幾十年吧,現在是沒戲的。
遼東道巡撫使趙匡璘上奏,他認為遼東局勢十分危險,如果遇到外敵入侵,現在被勉強壓制住的府兵部曲可能會大規模響應,建議裁撤諸州府兵,大赦天下,將部曲盡皆編戶,令其成為百姓。
這份奏疏直接在政事堂就被駁回了。
邵樹德看完宰相們的批注后也嘆為觀止,爬到高位的讀書人,心黑的程度和他有的一拼。當然他也御批同意了宰相們的看法,只不過著戶部從北京大庫調撥了一部分氈毯至遼東,分發下去,盡量改善部曲的生活條件,讓他們熬過最艱難的頭幾年。
農奴起義?短時間內看不到這種可能。努爾哈赤政權后期陷入嚴重饑荒狀態,八旗兵都吃不飽,更別說包衣了,鬧出大亂子了嗎?撐死了發生一些小規模仇殺及逃亡事件罷了。
況且遼東也在發展。
越往后,經濟實力越強,環境改造得越好,日子就沒那么難熬了。至于在前期死掉的人,他們一般被稱為“代價”,無人關心——誰讓他們在新朝都是罪人呢?
北邊草原也傳來好消息。
以鐵騎軍為首的蕃漢兵馬數萬人,數敗賊人,繳獲牛羊馬駝數萬,并挺進黑城子。據聞回鶻遣萬余騎東來,欲與王師大戰,他們已做好準備,集兵十余萬,打算一舉消滅來犯之敵——草原就這樣,可能原本敵人有二十萬,你只有五萬,但只要不斷打勝仗,最后敵人的二十萬兵大部分會投靠過來,局勢徹底逆轉。
邵樹德看到這條消息時也十分振奮。
格局打開——不是,通道打開了。而且,他從中看到了高昌回鶻的虛弱。這么大個事,你就派萬余騎過來,能頂事嗎?怪不得歷史上他們只恢復了一次王庭,隨后便在無盡的韃靼西遷浪潮中放棄了,實力嚴重不足,或者宿敵給的壓力太大,兩線作戰力有不逮,只能戰略性放棄一個方向。
這就對了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