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 真理
同光五年(920)九月初六,晴。
洛陽城西五里的臨都驛外,儀仗如林,蔚為壯觀。
大夏帝國的無上皇帝邵樹德蹕臨此處,迎接遠道而來的波斯學者,消息甫一傳出,立刻引起了規模不小的轟動。而隨著消息的越傳越遠,影響力還在持續擴散之中。
原來,從西陲“小國”波斯來的十余學者,竟然得圣人如此看重!
他們到底有什么本事?又有何特異之處?這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消息。
其實,這也是邵樹德的目的。
新朝雅政么,身為天子的他怎么能不做出表率呢?
他做出了表率,自然會引導一部分人走上這條路,哪怕只有一個兩個,都是好的。
太子緊隨其后,默默看著。
對于新朝雅政,他的理解沒有父親透徹。就目前為止,他認為最大的用處大概就是收稅了。
前些時日的財稅改革,他雖然參與得較少,但最后形成統一方案,上會問對的時候,他可是在場的。
就一個感受:大夏離不開商稅。而新朝雅政,無疑是在極大促進商業發展,對朝廷收稅有極大的好處。
第二個認知,自然就是漢宣帝的那句名言了:“漢家自有制度,本以霸王道雜之,奈何純任德教,用周政乎!”
除此之外,還有向外移民,為以后人口增長騰出空間,延緩人地矛盾的危機。
他對新政的理解,大體上就僅限于這三個部分了。
前些時日,父親大張旗鼓提出要迎接波斯人時,他就有些意外。
十二個波斯人,說好聽點是波斯士人,說難聽點就是匠人,結果受到這番禮遇,不光大臣們沒想不到,作為兒子的他也很驚訝。
遙想前唐太宗李世民,迎接玄奘法師,并與他并坐于上。這番禮遇,同樣令人動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