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
邵樹德登上一處高臺,舉目遠眺。
好家伙!小河溝的盡頭,還能看到一些隱隱約約的船只身影。船工們搖著櫓槳,慢悠悠地往碼頭附近趕來。
而碼頭這邊,一艘又一艘的小船按先來后到依次開進碼頭,然后卸貨交割。
有那等不及的商人,甚至穿過蘆葦叢,想要直接與商徒交易,好趕緊回家。但在外頭不好計稅,于是在被稅警勸誡后,只能怏怏不樂地回到碼頭坊市內,繼續等待。
第二部分自然就是海船扎堆的碼頭了。
大食商人、波斯商人、婆羅門商人以及近年來日趨活躍、愈發財大氣粗的日本商人,在甲板上東張西望,時不時派人下船詢問,他們訂的貨到了沒有。
經營飯食、酒水買賣的商家劃著小船,將飯食遞上船,一手交錢、一手交貨。
到處流淌著“庸俗”的金錢氣息,到處都是動人心魄的大額買賣,到處都是喜笑顏開的鉆在錢眼里的人。
商人們操著不同的語言,有時甚至不等通譯翻譯,直接雞同鴨講,伸手比劃,然后大笑著擁抱,居然也特么能談成一筆生意。
邵樹德在遠處看了半天,哈哈大笑。
年紀大了,樂子本就不多,能看到這一幕幕情景喜劇,今日沒有白來。
“有廣州、揚州兩地還不夠,泉州、明州、海州三地也得慢慢趕上。”邵樹德站得累了,坐回了椅子上,說道:“罷了,朕也知道是妄想,哈哈。能有兩三個大港就不錯了,集中買賣,朝廷也方便收稅。”
“阿爺,揚州僅次于廣州,是大夏第二大港,海貿重鎮。去歲收得關稅五十余萬緡,僅次于廣州的八十萬緡。”四郎邵觀誠在一旁說道。
“這幾日憋壞了吧?”邵樹德瞄了一眼兒子,問道。
邵觀誠有些尷尬,道:“兒早戒掉那些惡習了。”
邵樹德哼了一聲,道:“老實陪著阿爺,別想著四處亂竄。”
“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