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
回想起最近一段時間的來往,契苾讓頗有些唏噓。
他是第二代漢陰郡公,身份尊貴,但在和親家們禮尚往來的時候,依然感到有點不自然。五個親家,官職最高的兩個不過是商州刺史、太仆寺少卿這樣的四品官,其他的甚至還不如,但在自己面前,雖然隱藏得很好,他們多多少少仍然流露出了那么點優越感。
“看不起老子!”契苾讓嘆了口氣,嘟囔了兩句:“若非還要靠著我賺錢,指不定已經蹬鼻子上臉了。”
契苾允年略略落后半個馬身,他悄悄回頭看了下。
兩個馬身之外,七八名官員神情嚴肅,默默趕路。領頭一人看見他回首,笑了笑。
契苾允年也傻傻地笑了笑,心道還好,這些人應該沒聽見郡公發牢騷。
他們都是新一批前往契苾部的佐貳官員,由吏部選派。一共八人,四人將前往契苾讓所居住的部落,另外四人將前往另外兩個契苾氏部落。
契苾允年覺得,就他們本心而言,應該是不愿意去柔州那種荒僻地方的。
要啥沒啥,日子枯燥無比,風沙還很大,整日灰頭土臉,有點能力的都試圖往中原搬,誰還留在柔州啊?
但沒辦法,這是朝廷之令。
點到你了,你過去干上幾年,考功時可視功績提升個一二等。如果不愿去,那就得罪了吏部,考功時別想好過了。
殘酷的現實,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。
至于為什么是三個部落,那就不得不提到推恩令了。
本來呢,契苾讓還沒死,按理來說不用執行此令,但他比較講政治,有覺悟,早早就把部落分成三份,由三個兒子掌管——在柔州被稱為“三契苾”。
不過契苾讓也耍了點小聰明,大兒子掌管的部落占據了契苾部一半以上的實力,另外兩個兒子只能分剩下一半人,還多是些窮困的苦哈哈。
朝廷似乎是默認了他的小動作,只要求他又撥了一部分身強體壯的牧民到另外兩個部落,此事便算了結了。
朝廷得了榜樣,契苾部占了便宜,可謂皆大歡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