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是這樣想的。”沈婉把自己的想法和初步規劃跟凌云志講了講,“我覺得同源縣不但可以養兔子,還可以人工種植木耳和香菇。”為什么是木耳和香菇呢,因為這兩樣相對而言比較好種植,而且曬干了保存的時間也很長,可以賣到全國各地去。“我會在同源縣開一個山珍干貨行,不管是百姓采的野山珍還是種植的木耳和香菇我的干貨行都收,這價錢以后再定。我打算在同源縣建一個加工兔肉的兔肉工廠,招本地的員工進行兔肉加工,然后將加工過的兔肉銷到外地去。”凌云志的眼睛越睜越大,還要建廠房,招員工!“我還打算在同源縣開一個皮毛加工坊,不但收購所有皮買,還招針線活好的女工,將皮毛加工成精美的皮毛披風,皮毛大衣,皮毛圍脖,護手等……”其實這些廠和加工坊她大可以開在江州城,讓同源縣的人收了直接運到江州去,但是只有把廠和工坊開在同源縣,才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,改變當地百姓的民生和經濟。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