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七章 高句麗
天朝上國的稱呼是大離刀山血海中打出來的尊稱,但卻成為了遏制大離繼續擴張的枷鎖。
因此,當高句麗聽到大離的裕王殿下要帶兵親征的時候,才會顯得那么驚訝。
和無措。
他們并非沒有抵御外敵的準備,大離雖然不主動出兵,但這些趁著大離虛弱侵擾邊疆的勢力也并非和睦共處。
除了尋找機會不時侵擾一下大離之外,他們所防備的,還有來自其他勢力的入侵。
但是,他們這些勢力中,有很多地盤連大離的一省之地都沒有,說是打戰,但實際上也都是一些小打小鬧罷了。
相比是同樣屬于寡國小民的其他勢力,他們精力最多還是用在如何侵擾大離邊境之上。
有時候只是在大離邊境搶掠一番,其收獲比大敗一個小國都要多的多。
因為大離一向的懷柔政策,他們防御的預想敵中,從來都沒有大離的身影,而當聽到大離要對他們出兵的時候,高句麗這才絕望的發現,就算他們提前有準備,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大離這般體量巨大的國家討伐。
實力懸殊太大,在絕對的實力碾壓之下,無論什么計策都起不到任何的作用。
按照以前的應對方式,高句麗現在應當準備好貢品,主動派遣使團前往大離京城,向著皇帝納貢稱臣,承認自己附屬國的身份。
做這樣的事他們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,唯一心疼的就是因為上貢的貢品。
一般情況下,大離皇帝為了體現天朝上國的富庶,回贈的賞賜應當更多,一來一回使團可能不僅不虧,還會大賺一筆。
但他們雖然習慣了在看到便宜的時候撕毀條約,但納貢之后,最起碼很長的一段時間,不論是處于何種原因,他們都不能再主動侵擾大離邊關。
這么算下來,以高句麗的角度看來,其實是虧的。
如今大離內憂不斷,若是不趁著這個機會多搶掠一些東西,那么萬一大離恢復過來就很難有機會了。
因此面對大離裕王殿下親征的消息,高句麗之內分為了兩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