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七章 帝辛所不知道的發展
這也是成王至今未同意武成侯投靠的原因。
如今除了文成之外,他已經獲得了一些勛貴支持是一方面原因,而更重要的緣由便是成王不能容忍武成侯在站隊之后還擁有二心。
但是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,武成侯愈發不覺得景王會有成功的希望。
因此,他現在開始旁敲側擊地勸說景王放棄對于皇位的爭奪——武成侯心中也清楚,只有景王放棄了對于皇位的爭奪之后,他才能被洗去擁有二心的嫌疑。
如此,成王才有可能接受他的站隊。
或許有人疑惑,為何武成侯不選擇站隊裕王,畢竟看起來裕王的競爭力也不少。
然而這里面卻有一個問題。
如果把國家比作一個人,那么京城就是這個人的腦袋,而皇帝和朝廷便是這個人的大腦。
一個人可以說自己的手很強壯,腳很強壯,但是最終控制整個人行動的,卻還是那個隱藏在堅硬的顱骨下看起來很脆弱的大腦。
帝辛折騰了這么多年,在北疆實行的那些政策也就罷了,但是貢獻煤爐,消滅突厥,乃至現在的遠征,對于大離來說無不是千古之功勞。
但即便是如此,他在皇位上的競爭力也就堪堪和成王追平,甚至還略有不如。
而成王,除了那次平叛二皇子的造反之外——事實上就算二皇子策反了幾位供奉,但以皇宮內的底蘊他還不一定能夠成功,再之后還有別的政績嗎?
沒有了,成王僅僅是獲得了朝堂上大多數官員的支持,在皇位上的競爭力就幾乎無人可比了。
再舉一個更淺顯的例子。
景王一個好色暴虐之徒,當初僅僅是憑借著勛貴集團的支持,便有了和成王競爭皇位的能力。
誠然那個時候成王有意藏拙,但也能看出朝堂百官對于皇子王爺獲得皇位有多么的重要。
因此,只要成王沒有失去朝堂百官的支持,在武成侯這等混跡了官場大半輩子的人來說,最后的勝利者是成王的概率就是最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