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楊家夫婦卻沒有,他們確實自以為的對小女兒很好,要把女兒培養(yǎng)成名媛淑女,防止女兒丟失,行差踏錯,他們甚至要求女兒每一步都按照他們規(guī)定的來。 實際上呢,卻是楊家夫婦三句不離口的就是大女兒,這么多年找大女兒,完全忽視了陪伴小女兒。小女兒一個不滿意,就會說如果大女兒在就好了,大女兒肯定不會這樣...... 諸如此類的話,楊若愚從小聽到大。他們給大女兒起名楊若靈,覺得大女兒崇明伶俐,充滿靈氣。可到了小女兒這里,就是大智若愚,覺得小女兒別太笨就行了,關(guān)鍵時候能給大智若愚,有幾分聰明勁就夠了。 小的時候,楊若愚以為父母給她起這個名字,是希望她能懂得藏拙,鋒芒懂得內(nèi)斂,畢竟木秀于林風必摧之。 直到后來她才知道,還是因為丟失了的姐姐,因為爸媽覺得姐姐就是太聰明伶俐,機靈可愛才會被人拐走。所以才給她起名若愚,不用那么聰明,乖巧聽話就好。 隨著楊若愚的慢慢長大,父母對她的忽視越來越重,他們不關(guān)心她愛好什么,不關(guān)心她喜歡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