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九·逼婚
這一次死傷的百姓實在是太多,也叫人難以容忍。
當(dāng)然了,能讓這些內(nèi)閣大佬們都如此眾口一詞,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,沈海踩到了底線。
從前,沈海至少不把事情做到明面上,誰都知道他偷偷的給那些倭寇兵器,但是他從來沒有承認(rèn)過,也并沒有給倭寇帶過路。
可這一次,他可是明晃晃的在背后鼓動了倭寇殺去松江的,而松江這邊的情s形,從哪兒登陸,村鎮(zhèn)如何,還有誰能比他更清楚呢?
朝中為了此事難免又開始了一輪討論。
這回大家其實對于收拾沈海都是沒有意見的,可問題是,還有一樣,該如何收拾沈海?
現(xiàn)在倭寇也在虎視眈眈,著實讓人煩惱。
元豐帝私底下跟蕭恒說起來,也是一樣的頭痛,輕聲問:“阿恒,你怎么看?”
蕭恒也沒什么好避諱的,直截了當(dāng)?shù)恼f:“沈海他雖然是靠著海上搶掠起家,可是說到底,他發(fā)達(dá)成氣候了之后,就不是靠搶掠了,而是靠著在海上護(hù)送那些商船。圣上,我以為,不如開了海禁。”
以前開海禁,是因為海上的事兒實在是說不準(zhǔn),時常一船跑出去,就再也沒有能回來的,也有因為海上戰(zhàn)亂不斷的問題。
但是,若是朝廷把這些海寇都蕩平了呢?、
只要把海寇蕩平,把倭寇打服了,自然而然就能給海上貿(mào)易鋪平前路。
與其把這些賺錢的生意交給那些沾著前朝余孽的光的那些世家來做,還不如朝廷自己做。
東南一系官員如今被那些世家操控,腐蝕的差不多了,這樣下去,難道朝廷真的要跟前朝欲孽劃江而治嗎?
這顯然是不可能的。
既然如此,那便只能有一個選擇。
元豐帝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