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9 敬酒不吃吃罰酒
Cobb角176度的畸形,三個月矯形成功,每一個節段的功能被保留,沒有一處被融合。
鄒教授擔任解說員:“從三維空間來看,彎曲的凹側被拉開,軸向的旋轉被擰正,在漸進的矯形中,脊髓的耐受能力被擴大,所以沒有一例出現神經癥狀。”
屏幕圖像立刻切換,用動畫演示矯形過程,彎曲的脊柱逐漸矯正。
“這個年輕人是誰的學生?好像金刀獎冠軍就是他吧?”
一個教授翻閱手里的資料說,當然, 他并不知道楊平是自家院長的未來女婿。
“就是他,金刀獎直播折疊人的脊柱矯形手術,挺狂的。”
另一個教授回應。
“韓建功的學生,他的在讀博士呢。”
“韓建功有個這么好的學生?老鄒,怎么不挖過來?”
“只有一例針孔感染,輕度,嗯,安全性控制得很好。”
“將矯形分散到每一個責任椎骨,思路很正確。”
會議氣氛很輕松,大家邊熟悉資料,邊聊天。
他們以前壓根就沒想過,脊柱側彎矯形可以用伊利扎洛夫理論來矯形。
他們的概念里,手術方法雖然不斷升級,但是無非是截骨的改進,以椎弓根釘為核心的內固定器械的升級,中心思想還是利用截骨融合矯形。
用外固定架來漸進矯形,直接顛覆脊柱矯形的理念。
這些教授經常去北美、歐洲開會,因為沒有聽說那個團隊研究這種技術。
“我們與三博醫院有合作,是臨床實驗中心之一,現在要挑選一些病例,在做好知情同意的基礎上,開展同類手術,今天將大家聚集到一起,就是提前熟悉這種新技術。”鄒教授高聲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