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段時間的研究,他獲得了一些小小的突破。他找到了畸胎瘤周圍環境中存在一些“誘導物質”,畸胎瘤不同的分化組織周圍,存在的這些物質不一樣,而相同的組織周圍存在的物質一樣。最奇怪的是,這些物質的范圍剛好分布在特定組織細胞的范圍內,超出范圍,這些物質會自動被分解消滅。楊平推斷,這些物質應該就是可能存在誘導物質。下一步工作,他就是要將這些生化物質提取出來,然后進行結構測序。一個一個生化物質進行測序,然后分類,與畸胎瘤分化的組織進行配備,制作出一張“誘導譜”。然后按照誘導譜,從實驗體提取一些“誘導物質”來培育干細胞,如果如果可以培養出目標組織,那么,這些生化物質才能被確定是誘導物質。這種工作極為枯燥反鎖,工作量巨大,在系統空間的實驗室,機械助手只能幫忙做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,大量工作需要楊平自己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