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27章 嚴肅!
“李醫生,來,我帶你走一走。“
張林對李民極為尊敬。
——
南都醫大數字醫學實驗室,在完成一塊數字肌肉之后,很快,他們完成全身數字肌肉的建立。
緊接著,他們完成數字骨骼、韌帶與肌腱的建立,因為這些器官相對來說結構比較簡單,比如骨,由骨細胞和基質組成,比起其他器官要簡單很多,肌腱韌帶也是一些纖維組織編制而成,這些器官最適合生物3D打印,不像心肝腎之類的器官,結構復雜,而且還要在實體組織中穿插神經血管。….
一項基礎技術的進步,可以帶動無數周邊技術的發展,有了新型的數字人做支撐,接下來的生物3D打印技術才可以大放異彩。
骨骼、肌肉肌腱和韌帶數字器官建立之后,標志著相數字人的支架已經確立。
巨型計算機的機房正在修建,所以何教授暫時還是借用南都理工的巨型計算機建模,在屏幕面前,看著旋轉的數字人支架,何教授心里百感交集。
何教授從讀碩士研究生開始,就一直在研究數字人,他參與了項院士的第一代數字人研究,后來的博士及博士畢業后工作,全部在研究數字人,數字人貫穿他的整個研究生涯。
現在新型數字人的計劃已經實現一部分,這樣下去,整個新型數字人完成也指日可待,他們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功能數字人的團隊。
第一篇論文已經在《細胞》上發表,他們也嘗試在《科學》和《自然》上發表文章,最后,最為關鍵的成果論文將發表在大家自創的期刊《醫學》上。
下一步的目標是建立數字心臟,一顆在虛擬數字世界可以搏動的心臟。
心臟建立之后,就是建立整個數字人的血液循環。
工程很大,異常艱苦,但是何教授的團隊沒有一個人離開,即使已經畢業的博士也留下來繼續從事博士后研究。
項老院士激動地眼睛濕潤,沒想到有生之年,還可以看到功能數字人實現,曾經在他眼里,這是暫時不可能實現的計劃,要實現也是幾十年之后的事情。
功能數字人一旦實現,意味著中國的數字人計劃將遙遙領先世界。
項院士和何教授心理明白,要不是楊平提出精微解剖的概念,又提供海量的精微解剖數據,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建立這種新型的數字人,楊平既為他們提供理論指導,又提供大量的數據,這些數據如果他們自己來積累,需要數十年才有可能得到。
科學研究很多時候必須經歷試錯的過程,試錯的成本有時候是巨大的,很多科學家可能終其一生在試錯中,無法沒有找到正確的路線。
銳行公司的生物3D打印設備也在研發之中,兩千多名研究員,通過各種渠道將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3D打印機買來拆解研究,進行逆向工程,通過逆向仿制出第一代樣機,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再不斷改進。
終于,最新一代技術開始擁有自己的創新技術,其中最大的進步是使用無基質打印技術。
但是這項技術還不成熟,停留在理論階段,無法做到實用,首席工程師陳智帶著工程師們正在進行技術攻關,一旦獲得成功,這種生物3D打印技術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。
世界上其它所有生物3D打印技術都必須利用基質作為支架來維持目標形態,然后細胞是鑲嵌在支架上,這是因為這種打印機只能簡單塑造形態,不能模擬細微結構,比如細胞與細胞,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連接方式,它們無法模擬。
說到底,這種技術就是照貓畫虎,只能畫個樣子,不能畫出內部的東西。
這也是目前生物3D打印出來的器官無法用于移植的原因,只能用于一些諸如藥物實驗等功能要求簡單的場景,因為它不是真正的器官,只是像器官而已。
銳行醫療研發業務最核心的項目就是生物3D打印技術,這是未來醫學界的制高點,是基礎設備,是醫學生物技術里的光刻機。39314529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