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36章 是手術還是魔術?
本來此時應該切斷脾靜脈,可是脾靜脈沒有被切斷,而是保留,只是晃得一下,不知道怎么回事周圍的不知名血管已經被鉗夾切斷。
主刀的手里不知什么時候又是鉗帶線,順著往腹腔一放一出,已經完成血管的縫扎與結扎,助手的線剪晃一下,把兩把血管鉗從腹腔晃了出來。
史主任盯著術區,明顯感到頭暈目眩,他活動一下脖子,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頸椎有問題,有的頸源性頭暈也會這樣,可是又不像,他扭頭不看手術,完全沒有這個癥狀,但是只要重新盯著手術看,頭暈目眩的癥狀又復現。
低血糖?不會,早餐吃得十分豐盛。
莫非是暈血?史主任腦海中一閃而過,做了二十幾年的手術,要是暈血,說出去會讓人笑掉大牙。
史主任經過多次嘗試,終于發現眩暈的原因。
原來是手術的動作實在太快,加之器械是金屬的,多多少少有點反光,器械的來來往往,晃得史主任暈頭轉向。
這哪里看得清楚手術步驟的細節,完全看不清楚,就像魔術師表演魔術,一晃,手里出現一只鴿子,每一個動作感覺就是這樣晃出來的。
就說這鉗帶線吧,怎么都沒看到結扎松鉗的步動作,就是放進去拿出來,鉗子脫手,結也打完。
感覺動作完全不是連續的,一個動作到另一個動作沒有過渡,好像完全切斷了中間步驟,所以動作給人的感覺是瞬間完成,他是怎么做到的?特么硬是把看手術看成魔術的效果,一個簡單的動作還要去琢磨是怎么做出來的。
老子是來看手術的,不是來看魔術的。
史國生教授真的心里有氣,你說這事搞得,完全不講道理,打結就打結,你特么鉗帶線往里面放一下就拿出來,結果打結就這么搞定。
史主任越看越暈,這么下去千萬別暈倒,沒辦法,史主任只好又停下來休息一會,開了二十幾年的刀,今天要是因為“暈血”倒在三博醫院的手術室,傳出去以后怎么在江湖立足。
小心為妙,史主任后退幾步,閉眼休息十幾秒。
“教授,我有點暈!”
這時臺上幫忙的夏書,也感覺不對勁,發現自己看著看著竟然頭暈,還有嘔吐的感覺。
莫不是暈血,夏書也這樣想,自己可從來沒有這毛病,今天要是暈血倒在這里就鬧大笑話,不僅自己沒臉,連阜外的臉面也丟在這。
看來外科醫生的想法有時候相通。
“我休息一下!”夏書不得不退出來,好在他不是什么重要位置,只是可有可無的沒有編號的助手。
徐志良這時邊做手術邊說:“沒事---就是手術---太快,眼睛晃的,以后---手術跟多了---自然習慣,我剛開始---也是這樣,現在什么事---都沒有。”
史國生教授心里總算平衡一點,你看,不是我一個人不行,你自己的醫生也是這樣,頭暈目眩的。
不適感緩解后,這次史主任暫時不敢去盯著術區看,只好回來看同步視頻,好在大家還是給大佬面子,他之前站的位置一直空著,沒人填補。
可就這么一會,手術已經完成結扎切斷胰十二指腸上、下靜脈和匯至門靜脈及腸系膜上靜脈的小靜脈屬支。
胰頭、十二指腸、胃和膽管,正在游離中,看視頻比直接看術區好一點,畢竟沒有反光晃眼睛,但是呢,新的問題出現了,視頻中明晃晃的尖刀看著就嚇人,尖刀在做銳性分離,這種地方動用尖刀,真的讓人提心吊膽,心驚肉跳。
手術視頻其實比直接看術區顯示得更加清晰全面,尤其是細節,顯示得更加細膩,所以每一個細節纖毫畢現,史國生教授剛剛是頭暈目眩,現在是心臟一緊一緊的。
你這把尖刀在這么危險的區域操作,這換誰都心里打顫。
其實看手術這東西,越是水平高的人越投入,因為他知道哪里危險,所以代入感十足,反而是菜鳥懵懵懂懂,看得心安得很,自己不是很懂,不明白什么步驟危險,所以就這么看著。
在場的觀眾,代入感最強的就是史主任,所以他是最辛苦的。
哎呀,那里有根動脈,會噴血回縮的,慢點!
剛剛擔心動脈,人家已經完成了動脈的顯露分離,再一個呼吸,動脈已經鉗夾結扎切斷,這種手術水平真的是頭一回看到,這得多少臺手術才可以做到這樣,這解剖知識又得多么熟悉呀,在哪里練的呢。
三十歲不到的年輕大夫水平這么高,這特么簡直就是開掛,史國生教授突然詞窮,只能想到這個流行的詞匯才能表達自己所見。
尖刀在復雜的溝壑旮旯里游刃有余,至今沒有沒有錯誤地切除一根小血管,沒有傷及任何非目標組織,整個術區干干凈凈,讓人看了賞心悅目。
手術的基本功外在的體現其次就是兩方面,解剖與止血。
高手手術解剖層次分明,止血十分徹底,術中整潔而干凈,幾乎看不到太多的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