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 理真文老
可以說,鄉下私塾教育,最多只能中秀才,因此才建有縣學、府學進行深造。
“第一卷,論諸科表。”
所謂的科表,在這世界就是公文的基本格式,按照給的事件,撰寫各種基本公文——不上縣學、府學,根本學不到。
“第二卷,史、策二道。”
“第三卷,論經義五道,重中之重。”
“考題不少,時間很緊張啊!”蘇子籍看了考題,估算了下,不由搖首。
要是沒有經過題海戰術,或日更數千的鍛煉,根本難以適應,難怪許多第一次參加省試的生員,往往不能適應考試強度,身心崩潰。
審完題,蘇子籍笑著:“論諸科表,其實本質是和詩賦、帖經、墨義這些基本功一樣,是公文的基本功。”
“要是沒學過,或學的不精,很難弄,錯漏百出,要是精了,寫起來就幾乎不耗腦子,幸虧我還算精通。”
蘇子籍就全心投入進去,為了謹慎,還是先用草稿,總共七種公文格式,刷刷就寫完。
仔細對了一遍,發覺并無錯漏,就登錄到了正式卷面上去。
吹了吹墨,見墨干透了,才疊了放好。
“第二卷是論史、論策二道。”
“論史,就是對歷史的評論,論策,就是對現在發生的事的評論,可所謂古今盡述。”
“又是專門的拉分題。”蘇子籍眉一挑,就了解官方的用意。
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,讀書可以說是寒門能突破社會階級的唯一渠道,因此大凡有點錢的人家都支持子孫讀書。
可是朝廷每年只需要一二百空缺,就得篩除大部分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