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六七九章 決策
“若是譚勇有此等獻身之志,遼東軍也不會走到今天這步。”宇文承朝不屑笑道,向秦逍道:“大將軍,軍情如火,皇甫那邊等著大將軍的決策,是出兵還是坐觀其變,還請您定奪!”
諸將都是看著秦逍,只等著秦逍作出決定。
秦逍見諸將都看著自己,心知無論情況如何撲朔迷離,自己身為主將,就必須拿出最后的決策,而且也要承擔相應的后果。
誠如趙勝泰所言,譚家起兵,確實是龍銳軍進入遼東的大好機會。
如果與譚家里應外合擊退遼東軍,將甲山收入囊中,那么不但可以獲取甲山的資源作為后勤,而且還在遼東郡境內擁有了橋頭堡,成為囤積糧草的一個重要據點。
東北四郡多山,特別是進入遼東郡境內,山巒眾多,一旦行軍,后勤供給線便是極大的問題。
如果說從遼西向營平輸送兵馬錢糧還算容易,到了遼東境內卻是難度大大增加。
若是遇上惡劣天氣,要保障后勤運輸線的暢通,那也是極困難之事。
正因為知道遼東的地理環境,秦逍和麾下諸將才沒有輕易東進,而是趁著冬季的幾個月做好東進準備,最重要的便是籌集充足的錢糧,如此才能有底氣與遼東軍決一雌雄。
雖然遼東軍今不如昔,數戰之后,實力大減,但秦逍卻從不會輕視任何對手。
遼東軍畢竟在東北待了百年,即使不占人和,卻也占據地利,而
且被逼入絕境的遼東軍未必不會爆發出強悍的戰斗力,所以在進擊遼東之前,秦逍卻是要考慮到各種不利的因素,做最壞的打算,卻要有最充分的準備。
如果遼東戰事無法速戰速決,甚至陷入僵局,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前線據點,在城中囤積充足糧草,如此前線將士才能后顧無憂。
秦逍這陣子自然也已經考慮遼東戰場的具體計劃,本是打算在年后與諸將詳細制定戰略戰術,其中一項便是在攻打遼陽城之前,必須要在遼東境內拿下一座城池,作為據點而用。
今次譚家兄弟主動找上門來,秦逍自然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機會。
雖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,但秦逍心知有時候還真不能瞻前顧后。
見得諸將都看著自己,秦逍微一沉吟,終是吩咐道:“宇文郡尉,你連夜派人前往營平,傳令皇甫云昭,接到軍令之后,立刻集結兵馬增援甲山。不過告訴他,進入甲山境內之后,不要急著去增援,就將兵馬部署在邊界一帶,等待我軍后隊援軍趕到再進行下一步行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