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31:《少年偶像》第二季度銷售數(shù)據(jù)!
“你爸——”
想拿嘉信影視拖住你。
這后半句話,謝玉平真是難以啟齒。
謝騫無所謂:“我們都各有所需。”
現(xiàn)在就看謝景湖想怎么談了。
談判嘛,比拼的就是心理,誰急誰就會讓步。
謝騫反正是不急的,聞櫻的九鼎系列才剛剛動筆,要嘉信是為未來打算,并非謝騫眼下急需要辦到的事。
所以等謝景湖再讓齊助理聯(lián)系謝騫時,謝騫已經(jīng)人在機場。
“謝少……”
“我登機了,有什么事等下了飛機再說。”
齊助理被掛了電話,風中凌亂。
嘉信的財報再普通,那也是一家影視公司啊,這么大的事謝少都談好就離京?
齊助理把這事告訴謝景湖,謝景湖辦公桌上的煙灰缸到底是沒保住,在謝景湖的震怒中被摔得粉碎,其中一塊碎片還濺到了齊助理手背上。
齊助理看著憤怒的謝景湖,腦子里冒出的是“暴君”二字。
——謝總的情緒管理能力,真的不如謝少啊。
謝騫沒有馬上回蓉城,而是飛去了瓊島看望外婆,與在瓊島過年的鄒蔚君匯合,直到鄒蔚君的年假結束,母子倆一起回了蓉城。
鄒蔚君飛機落地的第一件事,就是聯(lián)系聞櫻:
“《少年偶像》第二季度的銷售數(shù)據(jù)已經(jīng)統(tǒng)計出來了,春節(jié)放假單位的財務不上班,等財務明天一上班,你的第二筆版稅很快就能核算支付。”
《少年偶像》8月上市,以三個月的實際銷售冊數(shù)結算版稅,第一季給聞櫻結算版稅是11月,那時的實際銷售冊數(shù)是568329本,按聞櫻簽署的階梯版稅合約,第一季的版稅收入是568329*14%*32,聞櫻拿到了稅前萬元……當然,這錢聞櫻壓根兒沒揣熱,只是從聞櫻賬戶里過一下就被袁鳳薈要走了,成了《星河與你》的拍攝投資!
一眨眼,2005年11月、12月和2006年1月這第二季銷售周期已過,又到了給聞櫻結算版稅收入的時間。
三個月期間,是“天驕·星火杯”征文比賽啟動,聞櫻承受了很大的輿論壓力。
可這也同樣為聞櫻帶來了好處!
與輿論壓力相對應的,是《少年偶像》的銷量再一次暴漲。
喜歡聞櫻的,不喜歡聞櫻的,出于各種原因去買《少年偶像》,一本本累積起來的銷量,讓鄒蔚君打電話的語氣都很愉快:
“至于第二季到底賣了多少,你自己可以先猜猜。”
應該賣得很好,鄒蔚君都有心情開玩笑了。
這讓聞櫻對第二季銷售數(shù)據(jù)很期待。
“鄒阿姨,您就別賣關子了,快告訴我到底賣了多少冊吧!”
“你先猜猜,猜不對我再告訴你。”
增加了30萬?
不,應該比30萬多。
如果增加了50萬……那《少年偶像》上市半年就完成了百萬銷量的目標,是絕對的年度暢銷書了!
破百萬銷量對聞櫻來說是榮耀,也事關聞櫻的收入。
50萬銷量,只能拿14%的版稅。
100萬銷量,可以拿15%的版稅。
1%聽起來似乎不多,基數(shù)一大,那就是大幾十萬的差距了,對現(xiàn)在的聞櫻來說都不是一筆小錢。
鄒蔚君不說第二季銷售數(shù)據(jù),聞櫻的心就不踏實。
鄒蔚君讓聞櫻猜,聞櫻心一橫就大膽往高猜:“……60萬冊有沒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