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銀月客棧
赴死山的馬匪倒是拎得清楚,他們收了稅金也不找這些平民百姓的麻煩,大家相安無事,若是真的逼急了,山頭內無人了,吃虧的還是自己人,這片大漠物資貧乏,生活艱難。
赴死山的山主看得很明白,也很清楚。
走馬行貨的可就需要講究了,東境大漠,路途迢迢,有些人不得不從這里過。
按理來說,交給赴死山匪幫一定的稅金,便可求個平安,可具體過程,真正還是雙方角力的心理博弈,如果護送的鏢局背景夠強,那么大家和和氣氣,各取所需,這座小山頭取了商隊的貨物,也難消化掉。
正所謂財不露白。
沒有人會為還沒開匣的黑箱子拼上性命,匪幫打生打死,最終慘烈打開商隊的貨箱,里面萬一不是珍珠寶物,而是女人嫁衣,他們拿了也沒地兒用,更不用說彌補虧損……在這世道,匪徒也講義氣,所謂義薄云天,山頭上的每一條性命都是重要的。
大月高懸,一輛馬車停在客棧門口。
馬車上,下來了年輕的一男一女。
打尖的江湖客,時常住店,寧奕以往四處奔波的時候挺多,但是住客棧的經歷倒是稀缺,在西嶺的時候窮困潦倒,無論忙到多晚,都得回菩薩廟里跟丫頭擠小破木床,后來跟著徐藏跑路,被周游先生的紅雀送到了西境長城內關,住了幾晚客棧,沒過多久,徐藏這廝就花了一筆銀子,租下安樂城的小院子。
其實真正住客棧的,就屈指可數的幾次。
因為再后來,就去了蜀山,從蜀山離開到天都,教宗就送了一座府邸以供居住。
所以在寧奕的印象之中……大隋江湖的客棧,相當不太平。
因為他永遠也忘不了
天都郊外的那一場雷雨夜。
與韓約的第一次見面。
時過境遷。
推開銀月客棧的門,寧奕倒是松了一口氣,與之前不一樣,客棧里沒有配刀帶劍隨時可能出鞘殺人的惡徒,底層的桌椅擦抹的干干凈凈,一片太平。
客棧的底層,就只有一個瘦削男人,帶著布帽,佝僂身子,趴在柜臺上,點著一盞黃燈,緩緩寫著賬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