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5章 走喬老濕的路,讓他無路可走
對于裴謙來說,如果選擇一個讓富人玩家被殺的時間點,五十歲最合適。
太早了,游戲內容不夠;太晚了,惡心不到人。
五十歲的富人正是年富力強的事業騰飛期,已經獲得了非常優渥的生活環境,多半擁有不錯的婚姻和前途無限的子女,這個時候死掉,應該是最讓玩家無法接受的時間點。
而窮人……到了五十歲人生基本也就定型了,孩子身上類似于父母的特質也已經顯現出來了,這種貧窮的循環也已經初現端倪。
總之,在這個歲數結束游戲,恰到好處。
當然,除了這些固定的人生流程之外,游戲進行過程中也會加入一些突發事件。
例如:車禍、生病、孩子的校園霸凌、買房被坑、自然災害等等。
這些突發事件,也會輕微地改變游戲的流程,同時也會清楚地表現出窮人和富人在面對這些突發事件時,抗風險能力的差距。
吸取了《游戲制作人》的教訓,裴謙這次不打算做任何的旁白。
游戲中的所有內容都不包含任何的感情色彩,所有對話、行為,都盡可能地客觀,絕不誘導玩家,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。
此外,為了防止“別有用心”的人強行加深思想深度,裴謙把富人和窮人設定成了兩個完全沒有任何交集的個體。
最后殺死富人的是一個流浪漢,跟窮人沒有任何關系。
甚至這個流浪漢本身也并不是大部分人想象中的淳樸善良窮人,他有手有腳卻游手好閑、好吃懶做,見財起意才殺死富人,并不是出于什么反抗壓迫的崇高理由。
窮人能接觸到的富人,比如他的上司、老板,也都和富人版中的主角完全無關,也從沒有生出任何要反抗的想法。
盡可能的不要讓人產生“富人壓迫窮人”、“窮人反抗富人”這種很容易誤解的想法。
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,就是如何防止心腹大患喬老濕對這個游戲進行過度解讀。
對于這一點,裴謙苦思冥想,總算是想出來一個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