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8章 產品定位與細節(jié)方案
中間部位有一個橫置的杠鈴,可以練臥推、深蹲也可以練肩。
雖然果立誠的畫技有點渣,但常友跟王曉賓畢竟都有健身經驗,對各種器材的用法也有所了解,所以還是能看得懂。
常友看完之后微微點頭,但眉頭還是緊蹙:“嚴格來說,這就是那種綜合健身器材的升級版,在功能上肯定是沒問題的。”
“不過……這顯然跟裴總要求的‘智能晾衣架’有明顯的差距啊。”
果立誠點點頭:“呃,我只是設計了最基礎的功能,細節(jié)肯定還要再完善。”
常友起身,又把小江叫了進來。
“我跟你說改法,你來簡單畫個原型圖。”
小江點點頭,開始按照常友的說法來改動。
“首先,既然是晾衣架,目前的尺寸肯定是不合適的。龍門架外側的這幾根柱子太占地方了,嚴重浪費空間。我覺得應該把它設計成一個‘工’字型,把主體支撐,包括杠鈴的兩條導軌,都集中到中央這條豎杠上。”
“原本那種龍門架的構造讓人覺得它像個籠子,比較封閉,改后會更加開放一些,跟籃球架那種感覺差不多。”
“夾胸器的兩個機械臂也做成可折疊的,能夠折起來跟最上方的橫桿放在一起,然后把杠鈴定在靠上一些的位置,再把座椅折疊起來之后,整個器械的中央部分就全都空出來了。平時不會影響來回走動。”
“其次,我們得針對‘晾衣架’做一些簡單的設計和功能。”
“目前的造型就比較像一般的衣架了,可以把衣服掛在最上方的橫梁上,掛一排。而且是分層次的,最上方的橫梁和靠下一些的杠鈴桿可以分別掛不同的衣服。”
“我們再給最上方加裝幾個風扇,既可以吹衣服加速風干,又可以在鍛煉時給用戶降溫。”
“最后就是‘智能’的部分了。”
“除了加入人工智能AEEIS之外,我們還可以在各個部分安裝智能模塊。比如在配重的機關上安裝模塊,就可以知道用戶目前的配重是多少;給機械臂和座椅安裝感應器,就能知道用戶目前的動作是否標準;同時,我們也可以判斷用戶使用完之后有沒有把機器復原到標準位置。”
“最后就是游戲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