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七章 渣男的瘋話
電影節的國賽投稿截止之后,這段時間也一直在忙這事的丁詩媚才有空閑的時間來。他們投稿的紀錄片,后期的制作,最后的完善也是一個大工程,引導這些,籌備各方,也讓丁詩媚度過了一段暗無天日的日子。
羅慶也是丁詩媚紀錄片核心的一員,幫忙丁詩媚做完了最后的工作后,羅慶才從長久的伏案中滿身酸痛的伸了個懶腰,道,“競爭激烈得很??!首先首都六大,基本上就能把歷來的電影節獎項拿不少,偶爾會有漏網之魚,但那幾乎不可能撼動首都六大高校的地位。我們能從首都六大的手上突圍嗎?”
首都六大高校,是指燕大,華大,中傳,京電,華戲,華師六所高校,都是國內金字塔頂尖的學校。同時也是電影節上面歷來的六座統治大山。
翻看歷屆電影節競賽就知道了,這六所大學,包攬了80%的獎項,其他即便偶爾有一些學校作為黑馬竄出來,但都只能拿到次一等的獎項,歷來最重磅的獎項,都在這六所學校之中。
若是六所學校確實實力頂尖,那也就罷了。
但實際并非如此。因為這場電影節比賽和評選地都在首都,而這六所學校在首都京圈的勢力也是至高無上,首先是大部分受邀的明星圈子名人評委,都和這六所大學有關聯,甚至形成了一種默契的平衡。
在專家評審上面,雖說保證公平,但若是同樣的作品質量下,如果是六大學校的作品,自然就會受評委更多的偏好。
另一方面,大賽除了專家評審之外,還有學生評審,學生評審是招攬全國五十多位在校大學生進入組委會參評,雖說這些學生評審都來自全國不同學校,但有一點,學生評委在參與評審之前,會有封閉培訓,而這個培訓地點,就是六大高校之中輪流選擇,作為給這些評委培訓的老師,也都是來自六大高校。
同時大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評審機制,就是學生大眾投票。這個所謂的大眾投票,是大賽會在終評階段,會選擇一個學校作為大賽的終評作品滾動放映展評期,一般持續幾天。這幾天之中,終評作品在參展地點,會像是電影院一般,分時段進行播放不同的作品。而來自首都的大學生會自發前往觀看,觀看一部電影之前要進行簽到掃碼,在作品放映完之后進行收尾掃碼,便可以給一個作品打分。
終評作品很大一部分投票得分,都是來自于這種形式。
但有一點。就是這些大眾投票團都是首都的大學生,而很容易給本地的參展作品抱團,串聯。
雖然說投票需要前后掃碼全程看完一部影片,限制了一定的投票界限,但不排除有為了刷票,真正真人全程幫忙觀影投票的情況。
甚至還傳出有學校在學生中宣傳,強制包團給自家刷票的情況。
當然,這在六大之中也是有平衡的,大家都心知肚明,但也彼此克制,倒也形成了一個默契。
“而這個默契的問題就在于,一旦有其他學校有出頭的可能……那么這個可能性就有很大程度上被六大給安排了……”
羅慶的聲音傳來,跟丁詩媚說著關于首都電影節的那些江湖,嘆道,“偏偏電影節又是國內大學生最具影響力的賽事!呵,難怪我們出不了什么好的電影!在大學生基礎的選拔階段,就有弊端!”
丁詩媚也不是不知道羅慶說得這些內容,其實她應該比他更早的知道這些弊端。這不是一個誰或者誰說了算的事情,這是自這個大賽成立以來,機制上面就必然會產生出的一些漏洞和鉆空子的作為。
你若是說改成網絡投票,其實歷屆有做過改革,但鬧出過丑聞,是知名評委,一位明星為了給自己母校師弟師妹刷票,花了上百萬買票刷票的情況也有出現。所以后續就取消了網絡投票,改為學生大眾評委要親自到場看完一場電影后才能打分。但即便如此,漏洞仍然存在。